在全国骨科医疗器械发源地——江苏张家港锦丰镇,高峰期曾集聚近百家医疗器械生产及服务贸易企业,营收近50亿元。近年来,产业发展面临不进则退的境地。
未能入选集采的企业今后出路在哪里?械企集聚地今后创新的方向与动能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张家港市政协近日组织委员深入医疗器械企业、医疗设备使用单位、创新平台及长三角医疗联盟等调研。
“真正的创新,其实就是解决最主要、最根本的临床痛点问题。我们企业要知道最新的临床需求,同时临床医生要深入企业与我们一起研发、转化甚至一起优化生产细节。”张家港市爱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强委员说。
在调研协商会上,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副主任蔡惠芳委员则有另一番感慨:“我们医院有较多处于行业领先的临床创新项目,有的曾经领先全国同行近十年,但由于缺乏医工结合场景,创新资源没有及时被转化为专利并与医药企业进行产学研转化。”
“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的研发,其技术往往来源于一线临床医生,因为他们是医疗器械的直接使用者,在日常的使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经验与心得,很容易产生医疗器械更新与改进的灵感。而目前的痛点是:一方面,医生忙于临床业务,很多临床创意未被转化成产品;另一方面,缺乏医生深度参与使得很多医疗企业生产成为闭门造车。”三弗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惠彪委员说。
如何把医生的创新策源与企业黏合在一起?张家港市政协认为,像这种创新要素集成与黏合能力,是地方特色产业今后转型升级的核心能力。要推动地方从产业集聚向创新资源集聚转变,同时打通创新要素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把医生临床创新等创新要素与产业进行常态化的高效链接。
“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一方面依靠建立创新公共平台,快速高效对接医生创新策源与产业转化,另一方面依靠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创新要素的整合。”张家港市政协主席赵建明说。
据悉,围绕医工交叉创新的公共平台建设,近年来张家港市医疗器械高新产业园聚焦检验检测等产业服务,积极引育专业服务平台,在建或已建的公共平台,为企业提供检验认证、临床试验研究等专业化技术服务与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医工结合建设公共平台。同时,随着创新药一体化基地项目落户张家港保税区,将聚集先进实验室、上下游企业更多创新资源,形成更优良的产业创新生态。
(李笑梅 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