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机不离手,眼不离屏”,专家提示——

当心多种眼病来袭

本报记者 刘喜梅 陈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14日   第 07 版)

6月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街道伊顿幼儿园里,眼科医生在给小朋友检查视力。 新华社发

6月3日至10日,是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的生命全周期,轻视不得。

干眼是一种需要中长期治疗的慢病

电脑、电视、手机……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视屏时代,因长时间视屏导致的眼健康问题也频频发生,干眼症就是其中的典型问题之一。

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统计,中国的干眼发病率高达21%-30%。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干眼,而按照人口比例计算,我国预计有超3亿人正遭受着干眼的危害,并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发展。然而,大众对于干眼却没有广泛的了解和认知,其实干眼绝对不仅仅是“有点不舒服”那么简单。

“干眼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同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需要长时间护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视光中心副主任医师赵立全介绍,长时间视屏导致眨眼频率下降,是引发干眼症的主要原因。

赵立全说,正常情况下人的眨眼频率约为15-20次/分,但由于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电视,注意力过于集中,就会在无形中减少眨眼次数,有时可能会降至7-8次/分,甚至1次/分。覆盖在眼睛表面的泪膜可起润滑和保湿作用,若一直不眨眼,任由泪膜中的液体蒸发,眼表就会失去保护层,眼睛就会出现不适,进而导致干眼症。

得了干眼症怎么办?对此,赵立全介绍,干眼治疗无法速成,患者需要配合医生接受中长期的治疗。若治疗方案得当,干眼症状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

“在干眼早期阶段,改善生活方式和用眼习惯,并坚持用药1-3个月后,干眼症状可以得到完全缓解。若在症状好转后,又开始不科学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长期生活不规律,饮食辛辣油腻,干眼症还会复发。长此以往,分泌泪液的各种眼表组织器官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需要长期使用不同类型的滴眼液来维持眼表的润滑状态。”赵立全说。

赵立全表示,如今,干眼治疗还有了新技术——被称为“眼部SPA”的优化脉冲光OPT,仅用30分钟就能让双眼状态焕然一新。

“优化脉冲光OPT干眼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热传导作用加热睑板腺、疏通睑板腺,改善睑板腺内脂质分泌物的流动性,来提高泪膜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干眼。经临床研究证明,OPT强脉冲光疗法不仅治疗时间较短,更有助于干眼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赵立全补充道。

“电脑族们”亟须改变长时间视屏的用眼习惯

长时间视屏不仅会导致干眼问题,还可能导致结膜充血、视力下降、泪液分泌减少等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眼压升高。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电脑族们”应立即从自我做起,学习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切勿长时间注视屏幕,且应保持正确姿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主任医师胡爱莲介绍,注视距离太近或姿势不正确,过度靠近电脑屏幕,容易受到辐射线的伤害,尤其是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由于屏幕过小,导致使用者必须近距离工作,头部向前倾,颈部肌肉用力,很容易形成工作劳累,加重眼睛的疲劳。因此,不宜长时间电脑操作,尤其不宜长时间在电脑上玩游戏。

除此之外,胡爱莲还建议视屏工作时应调整工作时间与注视距离。比如每工作1~2小时,休息15分钟,闭目或远视;操作电脑时,应保持60厘米以上的距离,视线向下约30度,勿长时间操作;调整显示器至合适的高度,让眼睛的肌肉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

电脑屏幕清晰度、环境中的光线等也是影响眼健康的重要因素。对此,胡爱莲表示,电脑使用时间过久会导致屏幕清晰度下降,影响视觉效果也影响眼健康。因此,要保持电脑屏幕清晰。而环境中的光线太强或者太弱,也会导致电脑屏幕与外界产生强烈的反应,容易对眼睛造成刺激。因此,办公室和家里都应该有适宜的光线,不可过暗或过亮。

“良好的用眼习惯是维持眼健康的重要因素,但在眼睛严重不适时应及时就诊。比如,如果眼睛疲劳的症状十分严重,没有办法得到改善,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接受正确的治疗,如选择合适的眼药水和人工泪液等,使眼睛得到充分的滋润。”胡爱莲补充强调。

悄无声息的高度近视更易被忽视

“根据散瞳后验光测定的等效球镜(SE)度数,可以把近视分为低、中和高三个不同程度。其中,SE大于等于600度即称为‘高度近视’。”赵立全介绍,比较干眼,悄无声息的高度近视往往更容易被人们忽视。数据则显示,目前我国的高度近视患者超3000万人,其中小于50岁的中青年人占绝大多数。

作为眼科医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曾多次呼吁关注高度近视的问题。他说,近视防控不是一件小事,若是防控不好,孩子就会从近视变成高度近视,进而变成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远不是戴眼镜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残致盲。因此,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人,一生中都要格外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

“在高度近视人群中,65.4%会发生高度近视眼底特征性病变。其中,近视性黄斑及视盘病变是高度近视致盲首要原因;约50%可能出现后巩膜葡萄肿,引发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如黄斑劈裂、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等;约有47%高度近视患者会出现周边视网膜病变,使视网膜脱离风险提高10倍。”赵立全补充介绍。

在王宁利看来,近视防控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要控制近视患病人数,二是要控制近视度数。他强调,近视防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户外活动。保证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两个小时户外活动,不仅可以控制近视患病人数和已经近视者的近视度数,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治疗极为棘手,因此要积极防控近视及高度近视,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尤为重要。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近视高危人群及近视患者需定期接受眼病筛查,主要筛查内容包括视力、眼光、眼压及眼底筛查。建议高度近视者每年至少筛查1次,在出现视力下降、闪光感、视野缺损、眼前黑影等症状时,应及时至眼底专科门诊就诊。为了预防出现眼底病变,高度近视患者日常也可适当补充叶黄素保护黄斑,并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高强度用眼、身体位置变化剧烈的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赵立全最后表示。

2023-06-14 本报记者 刘喜梅 陈晶 “机不离手,眼不离屏”,专家提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019.html 1 当心多种眼病来袭 45,01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