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山东鱼台县政协:

搭起“科技”平台富“米乡”

本报记者 高志民 雷蕾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2日   第 07 版)

日前,山东登海润农种业有限公司与张黄镇大陈村、强家村签订助农致富协议,向两个村177户村民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建立起2000亩的绿色大米繁种和示范基地。这正是“鱼台大米”政协协商会上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如何取得实效?山东省鱼台县政协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协商平台,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登海润农种业公司通过繁育优质高产稻麦良种、推广配套技术、开展技术指导,种植基地平均水稻良种亩产可达到600-700公斤,小麦良种平均亩产达到500-550公斤,按每亩增产水稻种子50公斤、小麦种子50公斤计算,每年增产稻麦种子24万公斤,通过增产实现增收60万元。”山东省鱼台县政协主席王成广告诉记者。

鱼台大米有着辉煌的历史。这里地处微山湖畔,优越的生态环境、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加上1964年以来推进的“稻改”。鱼台也成为了著名的南北稻米转运地,大米远销河南、天津、上海等十几个省市。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快省”的生产习惯和个别企业无良加工事件的影响,鱼台大米陷入“品牌杂乱、口感退化、市场萎缩、品牌价值走低”的困境,重新擦亮“鱼台大米”老字号,成为了鱼台农民心中的热切期盼。

“科学,就是要因地制宜,听取老百姓的诉求,合理凝练项目,好钢用到刀刃上;透明,就是将项目实施全程公开公示,让老百姓知道美丽乡村建设要做什么,把知情权、参与权交到老百姓的手里。”王成广介绍说,在“鱼台大米”发展协商中,大家畅所欲言,将协商产生的“金点子”变成建设美丽乡村的“好法子”,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提高了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请来了品牌龙头企业,就是通过三个环节增加农民收益:一是增产增收。二是良种繁育增收。公司加价回收稻麦良种,每公斤比商品粮加价0.2元回收,每亩增收240元,预计农民增收57万元。三是工资性增收。公司统一组织种植管理、种子去杂、加工、运输等工作,预计从基地内常年雇工100人。其中常年雇佣人员20人,临时雇佣人员用工量达到80人。常年雇工按每年100天计算,临时用工按稻麦两季10天计算,基地农户年实现工资性收入达到130万元。”鱼台县政协副主席高志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今年实验成功后,可在县域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在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企业壮大为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现代种业公司,为鱼台的‘三农’工作发挥更多更积极的作用。”王成广表示。

眼下正是水稻种植的关键时期,鱼台县政协教科卫体委员工作室又邀请县农业技术专家和登海润农种业公司的技术人员到张黄镇望湖新村的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点开展“科技改变群众生活”为主题的惠民活动,为当地农民提供选种、施肥、病害防治等技术指导服务。

2023-06-22 本报记者 高志民 雷蕾 山东鱼台县政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438.html 1 搭起“科技”平台富“米乡” 45,4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