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打开委员“话匣子”

——上海徐汇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突飞猛进的背后

杨琪 潘慧蓉 本报记者 顾意亮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6日   第 05 版)

为了政协会议上的一次6分钟发言,一个月内,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梁山先后四次往返徐汇滨江段、浦东滨江段实地走访。最终,梁山的发言形成了社情民意信息专报,得到区领导的批示……这是十五届徐汇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一个缩影。

本届以来,徐汇区政协着力在“强基”“提质”“通源”三个环节上持续发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突飞猛进。2022年至今,无论是社情民意信息收集量、市政协采用数,还是市领导批示数、报送全国政协数等多个维度,均创区政协历史新高。

强基——“走一遍”“建一档”“立一策”

“区政协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我们加大了委员走访力度,基本做到全体委员‘走一遍’,每名委员‘建一档’,每家委员企业‘立一策’。”区政协主席黄冲介绍,每一次走访委员,区政协领导都会深入了解委员以及委员企业的诉求,深挖委员平时不方便或者缺乏渠道提及的问题。

区政协常委程曦提到了滨江的公共配套问题,“交通路网还需进一步优化,住房配套也无法满足当地白领日常需求”;区政协委员刘以研围绕徐汇营商环境提升,建议“区政府能够集成式、定期地分享徐汇招商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使委员企业在参与徐汇发展大局中能够有更大作为”……

一次次走访、全覆盖交流,针对性地为委员发声、为委员企业纾困解难,就这样,区政协打开了委员的“话匣子”。2022年以来,徐汇区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参与率达到71%,委员履职的积极性被充分激活。

提质——“国之大”“市之要”“民之需”

希望委员们提交怎样的社情民意信息?要心系“国之大、市之要、民之需”,这是区政协反复向委员强调的理念。

区政协会定期研判,发布社情民意信息选题的建议方向。同时,还注重委员之间的交流培训,树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明星委员”的榜样标杆,引导委员从“小切口”反映“大问题”、以“小支点”撬动“老大难”,更加精准服务徐汇乃至整个上海的发展和民生。

疫情期间,上海的核酸凭证从最初的48小时改为72小时,这一改变的背后是徐汇区政协委员席蓓莉连夜撰写的《建议将核酸凭证48小时改为72小时》的社情民意信息,从而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

席蓓莉堪称徐汇的“明星委员”。担任区政协委员的10年间,她笔耕不辍,提交社情民意信息200余篇,90%被市政协采用,还有6篇被全国政协采纳。区政协多次邀请席蓓莉交流撰写心得,向其他委员传经送宝。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区政协迅速反应,把社情民意信息重点调整到复工复产、提振消费等方面。近期,伴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对于上海尤其是徐汇区如何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打造人工智能高地,区政协也通过公开征集、特别约稿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形成的前瞻性分析与建议得到市领导批示并被报送全国政协。

“通源”——“收集快”“整理快”“报送快”

今年,徐汇区政协首场“双月协商会”刚刚结束,委员建言就被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专报,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送。

对于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区政协要求突出一个“快”字——做到收集快、整理快、报送快,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的“直通车”作用。

据了解,区政协针对重大、敏感性问题,做到了收到即报;对牵涉面较广、相对复杂的信息,由专委会牵头深入现场走访考证或联系政府相关委办局求证,务必在2天内研判编辑处理完毕。

此外,区政协还着力理顺机关内部的信息流转链条,做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全周期、全闭环管理。在徐汇,无论是政协委员还是政协机关干部,都始终牢记要第一时间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及时反映给党委和政府。

2023-06-26 杨琪 潘慧蓉 本报记者 顾意亮 ——上海徐汇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突飞猛进的背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483.html 1 打开委员“话匣子” 45,48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