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不妨按需“送清凉”

徐曙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6日   第 05 版)

每到夏季,各地工会组织、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都会陆续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清凉”活动,通过发放清凉消暑物资,体现上级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表达对一线工人、户外劳动者的关心关爱,这一点值得点赞和肯定。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单位“送清凉”时发放的物资往往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今年不少地方迎来高温天气的时间比往年有所提前,且炎热程度、持续时间都有所增加。可“送清凉”的物资不是饮料、西瓜、矿泉水等食品,就是人丹、风油精之类的药品。而且,一家单位送完了,另一家又来送。

诚然,这些物资都能很好地起到防暑降温的效果,但不考虑实际情况,多次发放此类物资,不仅会出现物资过多导致其边际效益下降,还容易忽略一线工人、户外劳动者在其他方面的防暑降温需求。比起重复发放消暑物资,不如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送清凉”来得实在、更受欢迎。

比如,去年夏天,浙江台州市椒江城发集团机关党支部在给项目工地“送清凉”时发现,沥青摊铺工人在160℃的沥青路面上劳动,“半月穿坏一双鞋,脚底经常烫出泡”。得知这一情形,他们随即为工人们添置耐高温的防护鞋。这种通过观察交流,为劳动者提供实际所需的按需“送清凉”,深受户外劳动者喜爱,值得推广和借鉴。

笔者以为,“送清凉”也要精细化、精准化。在“送清凉”之前,不妨来一次调查,先了解一下物资发放对象从事什么工种、在哪种环境下作业,根据作业特点、工作环境以及以往的“送清凉”情况,确定他们目前需要、具有重要作用的防暑降温用品,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购置。这样的按需“送清凉”,能把清凉送到一线工人、户外劳动者的心坎上,自然不难取得实效,赢得点赞和好评。

2023-06-26 徐曙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485.html 1 不妨按需“送清凉” 45,4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