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协商

从“异乡人”到“一家人”

本报记者 王惠兵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6日   第 08 版)

“我是‘31条惠及台胞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作为一名台湾教师,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姿莹逢人便会分享自己到“第一家园”福建后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讲述自己与福建结缘的故事。

“干戈化解结亲缘,中原山越一心连……和睦相处永绵延,开漳故事传千年……”在早年创作的歌仔戏《开漳圣王传奇》片尾曲里,李姿莹最喜爱这一句歌词。从入选“台湾科技部大专生研究资助计划”,做有关闽南民间传说的乡野调查,到读硕士期间有机会从事闽南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的文献收集工作,再到读博士期间进行校际博士生交流,她深深体会到:“闽南文化亦流淌在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打开闽南文化这扇窗,会帮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原乡文化,去自主建立与大陆的联结。”

如今,李姿莹正研究挖掘更多两岸间的民俗文化深层联结,致力于在两岸传承弘扬闽南文化和非遗戏曲,把自己的“看见”讲述给更多两岸青年。“引流需要交流,有更多交流碰撞的机会,才能让更多台湾青年知道可以到大陆发展。”在福建省政协“深化闽台高等教育领域融合 助力第一家园建设”专题协商会上,围绕人才引进的角度,她从“引流”“落地”“深耕”三方面,一连提出不少建议。

与此同时,建设一个省级众创空间,主持超过10个村镇的乡村建设项目,与家人打造经营民宿……在福建扎根就业的7年时间里,台湾教师、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也是收获满满。2021年他还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没想到,一来就不想走了。”这些年,马彦彬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大陆发挥得淋漓尽致。几年间,他陆续承担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课程设计、师资培育和创业孵化,由他协助创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创四方园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省级众创空间、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

“我们不仅要为在闽的台湾教师提供针对性服务,也要让更多有意愿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师生看到福建的优质服务与引才诚意。”谈起如何深化闽台高等教育领域融合发展,走出具有福建“人才特色”的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马彦彬且行且思考,很有话说。

其中,聚焦惠台利民政策措施更好地落地落实,马彦彬希望,针对台胞打造集中服务平台,整合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和申请渠道,梳理简化流程,建立单一窗口,更好地落实一站式服务。同时,以更“信息对称”的有效途径联结地方对人才的需求与供给,让台湾教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更大舞台。

“让台湾师生更好地认识福建、了解福建,是闽台融合的第一步。”而在华侨大学就读的台湾学生黄于珊认为,创新开展闽台青年交流活动,要聚焦台青“首来族”,聚焦新时代大陆的发展成就,让台青走进大陆社会,真切感受高新技术发展与生活便利,实实在在了解祖国大陆的快速发展。

从本科到硕士,黄于珊深感在福建高校就读的美好。如今,她把妹妹黄于庭也带来了福建,一起走遍了八闽大地和祖国的大江南北,实现“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地”,增进对祖国的了解、体悟,坚定了她们留在大陆发展的决心。

“希望自己能够作为海峡文化交流的‘空中使者’,为两岸民众搭建友好往来的‘空中桥梁’贡献一份力量。”来自台北的厦航乘务员庄翕安希望,加大台青保障房供应力度,进一步完善两岸人才交流认证机制,简化台青的学历认证流程,让台青在大陆实现学习和深造。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刘性仁则视频呼吁,建设合作平台,尤其基于互利互惠、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密切科技交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共探两岸科技融合新路。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既‘落下脚’又‘扎下根’。”“两岸应当有更多精彩。”……现场协商过程中,与会台胞沉浸在历史文化的厚重、祖国风景的火热、八闽人民的热情之中,真切唤起“两岸一家亲”的情感共鸣。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主会场、特邀视频发言,委员建言、台胞感言、部门回应,线下火热、线上热烈……全程参与其中的记者深切感受到,从“异乡人”到“一家人”,这场专题协商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契合,将“两岸一家亲”的期许深情传递。

2023-06-26 本报记者 王惠兵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503.html 1 从“异乡人”到“一家人” 45,50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