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近9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多家——

以“专精特新”为镜 透视中小企业成长密码

本报记者 王硕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9日   第 07 版)

2023年6月27日,是联合国第七个中小微企业日。当天,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在开幕会现场的大屏幕上,“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几个字颇为醒目。这句话是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州视察时,深入多家企业调研后提出的重要论断。

今年正值此论断提出5周年,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20周年,在此时此地召开的一系列活动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除了一系列论坛上的交流探讨,博览会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多家企业参展、上万家企业参会,一大批专业采购商进场对接洽谈,展现出后疫情时代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风采,也彰显出我国助力“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决心与努力。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万多家

“在中国,我们经常用‘56789’来形容中小企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解释说,“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正因为如此重要,多年来,国家不断为中小企业发展释放政策红利,特别是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已构建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说,在这一体系当中,广大中小企业是坚实底座,底座上面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再上面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上面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近9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多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小巨人”企业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2%的数量,贡献了5%的收入和近10%的利润;户均营业收入和户均利润总额分别是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倍和3倍。同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青睐。截至2023年5月底,已累计有142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2023年1-5月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6%。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推动成果共享。支持专精特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高专业化水平 激发新动能

每一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背后都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并蕴含着强大的动能。

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安达),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20多年来,凭借着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防雷系统和地铁计轴系统,科安达在国内外这个细分领域赫赫有名。比如,他们的计轴系统在中国50多个城市、200多条地铁线路上使用,市场占有率已达到60%。近日,凭借着优质的产品质量,科安达在与众多老牌欧洲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匈牙利“匈塞铁路”的相关订单。

“我国的轨道交通技术大多是从欧洲引入的。他们对自己的技术颇为自信,一般不会选择非欧洲的企业。但近几年,我们把德国的基础机械制造优势和中国发达的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优势结合,突破性将古老的提芬巴赫计轴系统升级到数字化技术控制,远超国外竞争对手。”科安达创始人、总裁张帆告诉记者,“现在中国的铁路技术和产品先进性已达到全球领先。如果说中国以前‘走出去’大多是依靠‘价格低’,如今则是因为‘技术高’‘质量好’。”

张帆认为,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专注,知道自己的边界”。20多年来,科安达抵住各种诱惑,把专业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方向,认真扎根轨道交通行业,把有限的几个产品的每个环节做到精细化、做到最优质。同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求变、求新,寻找自己特色化的比较优势。

再比如,广州盖特软件有限公司,专注于箱包领域开发了行业的ERP系统、MES系统等一系列的SAAS应用,帮助箱包企业对内实现“管人、管料、管工厂”,对外实现“找人、找料、找加工”,通过降本增效,向管理要利润。如今,全国众多皮具企业都成为盖特的客户,并扩展到缅甸、孟加拉国、越南等。其开发的“广州箱包皮具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平台”,入驻企业达5000余家,年产涉及约8000万个包。

科安达、盖特都是这8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故事的缩影。据了解,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力争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届时,将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寻找适合自身的数字化之路

作为业界的共识,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拥抱数字化、绿色化是必由之路,也是中小微企业的必答题与难点所在。

据马来西亚企业及合作社发展部部长依温介绍,马来西亚58.8%的受访中小微企业表示,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成本仍然是最大的挑战之一。这些成本包括与互联网连接、数字化硬件、软件注册成本;另一个绊脚石则是数字化人才的缺乏。有13.1%的受访中小微企业表示他们不具备所需的数字能力。

这一调查其实也反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进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挑战。

作为一家面向海内外市场提供工业互联网软硬件的企业负责人,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陶洋在采访中表示,数字化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往往缺人才、缺资金、缺相关资源,因此推行数字化,不能贪大求全,中小微企业要去识别企业内部需要解决的痛点,找到真正价值的驱动点进行价值落地。

上海金友金弘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静也指出,中小企业不应盲目追求智能化,而是要基于自己对于市场需求以及自身供应链的准确评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道路。

作为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生产的“光伏电缆”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23%。近年来,企业不断对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如今,一套设备的产能相当于过去16-20套,用工人数从白班22人下降到3人,材料周转时间从原来8天缩短到2天。

广州盖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征兵认为,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数字化路径应该有所不同,“对小微企业,做很小的应用,让小企业用得起、学得会、用得好;对于大中型企业,应从供应链入手,解决上下游协同问题。”

面对这些难题,政府各部门及各地也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并推动落实

在本届高峰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内蒙古、福建、广东、云南、甘肃等省份共同启动了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简称“三赋”)中小企业全国行活动,将通过挖掘服务需求、创新服务供给、搭建对接平台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3-06-29 本报记者 王硕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近9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多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659.html 1 以“专精特新”为镜 透视中小企业成长密码 45,65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