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族宗教

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

——第二届巴蜀文化论坛综述

李勇刚 孙碧平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9日   第 08 版)

日前,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和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巴蜀文化论坛在重庆举行,百余位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论坛以“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为主题,取得丰富的研讨成果。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助推我国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会代表重点就如何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展开探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以四川万慧法师为例,阐明无论在古代输入扎根中国社会、还是近现代调整转型适应崭新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始终与域外佛教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既是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载体和渠道。我国佛教中国化过程中,要培养僧众的传法精神、学习精神,作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后来者的路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胡诚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道教界把持方向、自觉适应、同契发展和发挥作用的根本遵循。道教界要在思想观念上除旧维新、吐故纳新,积极融入中国精神。要解决和实现古老道教的当代化、同契化问题,促进当下道教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满足外在的社会要求及内在的信仰要求,实现内外融通、道俗同契的目标。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认为,中国化是新时代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根本途径。伊斯兰教唯有扎根中华文化沃土,才能生生不息、行稳致远。中国穆斯林应该将伊斯兰文化融入现代中国文化。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要用现代知识诠释伊斯兰教经典,用时代精神转化“伊儒会通”成果,用中华品格涵养经学院统编教材,用国情教情规范经堂教育教材,用传统文化浸润伊斯兰教。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沈斌认为,中国化是宗教健康传承和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深入推进天主教中国化,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管理和学习交流。作好天主教教义教规的中国化阐释,不能停留在神学经典的某些词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单比附,而应以后者为引领,对神学经典和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

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委员,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阚保平认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基督教的核心问题。基督教要跟上社会发展,满足现代社会对宗教的需求。基督教中国化要解决好基督教现代化问题,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实现价值观、宗教形态、宗教思想和宗教实践转换,才能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对中国基督教的宗教需求和道德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郑筱筠认为,宗教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动态历史进程。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要运用中华文化浸润机制,坚持“两个结合”,提高“导”的体系建设,顺应“和”的规律,发挥“润”的作用,形成“化”的效果和目标,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段琦围绕中国基督教的合一运动进行阐述,指出“合一”与中国的文化积淀有密切关系,因为中国文化本身就有融会贯通的特点。中国基督教会要坚持走“合一”的、“三自”为中心的道路,完善“两会”系统,实现更好合一效果。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认为,儒家的礼教和价值观影响并规范着民间的宗教实践,儒家关于“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的论述,与“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的论述内在相通。我们不仅要尊重信教群众信仰,还要给予必要的价值观引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李林认为,我国伊斯兰教实现中国化的关键是“伊儒会通”,其两大方向是“礼法化”与“教道化”,前者突出道德教化功能,后者反映宗教修持之道。中国伊斯兰教应完成“由教到学”的深度转变,成为一套以塑造好公民为目标的教育与教化、学习与修养方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特殊贡献。

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内江市佛教协会会长智海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宗教要发挥好凝心聚力、促进“五个认同”的积极作用。

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妙慧认为,要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和佛教文化,使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将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界共识的“人间佛教”与宗教中国化结合起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莎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充分总结吸收我国各宗教探索积累的历史经验,要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种宗教。社会主义学院在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的教学、研究和文化交流中,要加大宗教中国化相关重大课题的研究力度,完善宗教类班次的教学安排和课程布局,深化宗教学术交流和宗教对话。

二、促进宗教文化与巴蜀文化交汇融通,为研究宗教中国化提供巴蜀范本、巴渝范例

历史上,依托山川形胜的巴蜀大地,我国宗教文化与巴蜀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独具巴蜀特色的宗教中国化进程,为宗教中国化提供了巴蜀范本、巴渝范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身振认为,明清时期破山海明及其弟子具有兼容并包的气度、勇于担当的气魄和拯救天下苍生的悲悯,且始终与国家站在一起。各个禅师《语录》及《锦江禅灯录》等著作的编撰,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贡献。以破山禅系为代表的明清巴蜀佛教,教徒遍布西南诸省,影响波及全国,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禅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重庆市道教协会会长邓信德说,巴渝是道教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并把巴渝道教历史分为西汉至东汉的早期萌芽、东晋到隋唐中期的成型、宋元至明清后期的盛大、民国至“文革”晚期的衰落和改革开放至今的新时代适应等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个过程体现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相适应的特点,并主张继承和发扬道教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充分发挥重庆道教的积极作用。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马云峰回顾了伊斯兰教在重庆的发展历史,认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是伊斯兰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与中国社会相融共进的进程。新时代,伊斯兰教要不断适应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需要,引领信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秘书长、重庆市天主教“两会”副秘书长丁杨认为,铜罐驿中华圣母堂拥有在建筑上的中国化尝试和在新时代的中国化实践,为推进宗教中国化提供了难得的样本。

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重庆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许伦胜指出,深受綦江青山美好自然环境浸润的刘子如先生品质高贵、慈善大德、精忠报国、爱国爱教,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研究员、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谭继和认为,巴蜀文化为我国宗教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巴蜀禅系的禅理禅法具有“平常心是道”“心为万法之本”,禅可行入、亦可理入、顿渐随缘,传法“不立文字”、亦“可立文字”等中国化特征;三星堆文化展示了人类文化历史形态的中国智慧、巴蜀神韵;大足石刻、安岳石刻是仙禅结合的艺术宝库。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红认为,巴蜀大地是我国宗教产生、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场域,巴蜀文化也蕴藏着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为我国宗教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丰富滋养。要开展宗教文化建设,自觉接受中华文化的浸润,在继承与创新中将更多时代元素融入宗教文化,讲好“中国宗教故事”。

三、深化巴蜀文化研究和传播,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一些代表对推动巴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重庆史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勇强调,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找到实现中国梦的精气神。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邹芙都指出,巴文化是内敛性与开放性兼容的区域文化,巴渝文化则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建构具有学术价值的巴文化开放性体系、深化巴渝文化研究提出具体对策。

重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李禹阶认为,三峡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连续性与变异性、包容性与本根性、浪漫性与沉郁性、时尚性与传统性的独特精神特质,体现出勇武质朴的刚健精神、群体认同的协作精神、勤劳睿智的创造精神、勇于牺牲的悲壮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坚忍不拔的红岩精神。

重庆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孝容提出,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应注重挖掘佛教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方式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巴蜀文脉传承。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任蓓认为,在数字化浪潮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升传播质量。

四川省眉山市社会主义学院郭裔希和四川大学戴路等人提出,川渝两地应着力提升巴蜀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建设川渝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以苏轼为载体推动巴蜀文化走向世界。

论坛发布了《巴蜀文化论坛·重庆共识2023》,提出“凝聚奋进新征程精神力量、推动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促进宗教与文化交汇融通、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助力我国‘两个文明’相协调”等鲜明主张。

2023-06-29 李勇刚 孙碧平 ——第二届巴蜀文化论坛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667.html 1 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 45,6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