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宝藏

艺术图书:可读可赏的“艺术品”

王勇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9日   第 11 版)

《荣宝斋珍藏》内页(局部)

《荣宝斋藏印选》封面

图书作为信息承载方式,当下在形式上无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书、融媒体式的图书被广泛开发,图书的载体形式被不断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纸质图书的价值有必要重新审视。其中,艺术图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典藏性值得关注和再认识。

纸上博物馆

艺术图书全方位立体呈现信息,最为基本的是文和图。文字和图像有具体的意义呈现,但编排的图文和连贯的图片,也会形成新的内容指向,不同的图文编排,呈现不同的内容效果。也就是说,文字节奏形成独特的内容,图片也形成一种内容上的节奏。同时,设计和材质,也会形成一定的信息传达。

不同的艺术图书,分别有其独特的典藏价值。很多馆藏类的艺术图书相当于纸上博物馆。例如,《荣宝斋珍藏》是荣宝斋数千件历代书画藏品的集中梳理和呈现,这些藏品是经过荣宝斋很多代人逐步收藏起来的珍品,从未集中观摩和展示过,因而哪怕荣宝斋的资深人士也往往知其一斑,而不知全貌。如此,图书就给了读者一窥全豹的机会。

出版立项后,对藏品进行集中观摩是第一步,包含品鉴、筛选、分级等步骤。为此,荣宝斋曾专门成立内外专家组成的多人鉴定小组。当这些尘封已久的珍品,展卷呈现在眼前时,往往引来各路专家的啧啧称赞。专业人士不仅看作品全貌,也在细处仔细谛察。有讨论、有争议,也有事后的查证。这种由观看所导引的品鉴,对最后在书中呈现画作的方式,也会产生影响。比如,一个局部的注目品味,在书页上可能会形成特写的局部放大,这是内容的选择和特殊的视觉暗示。

专家在一起看画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疑点,纠正谬误。比如,一幅小写意绢本墨笔花鸟作品,画上落款是小山,很多专家一直把它当作清代画家邹一桂的作品,可是,画上有一方作者印章中有“方外”字样,不禁又让人起疑,而且,邹一桂擅长工笔重彩的花鸟画,墨笔写意并不多见。后经反复查证,此画是同号小山的一位并无大名的清代画僧所画。

从头到尾,仅通览藏品就足足持续了两个多月,接下来作品拍照,做资料,拟定出版体例,设计排版,编辑印制,最后形成了12卷本的8开精装大画册系列。对于出版单位来说,此书的意义自然非同小可,同时,对于书画鉴定和美术研究者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参考范本。尤其在高清印刷的条件下,原作的视觉效果还原已经非常好,其逼真地呈现了藏品细节,也的确算得上浓缩的纸上博物馆。这时,对书画珍品的图典呈现,就别有另一种收藏的价值,艺术图书的典藏性便突显出来。

展览的延伸

除了馆藏类艺术图书,有些特殊的艺术展览,也会以好的图书形式凝固下来。对于展览类的艺术画册,也是一种平行的展览呈现。甚至,国外还有一些艺术概念书,其本身就是展览呈现的主体。如此前举办的“三人行——齐白石、许麟庐、李苦禅艺术大展”曾引起不小的轰动,展览的同名画册也在展览上引起热情抢购。看展而意犹未尽,进而想通过书的形式将展览于时间封存,珍藏起来。这恰恰说明了此类展览画册的典藏价值。

不同于展览类画册,有时候有些艺术类图书像是放大镜般地深入观察和对比研究,常见如个案研究或专辑类艺术图书。如《百年雄才》《赖少其全集》以及《蒋兆和全集》《张大千全集》等,这些画册将人物一生的艺术活动和成果囊括其中,见微知著,既是高度概括的全景展示,也有大量历史细节的考证,有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呈现,也有鲜为人知的成果揭示。这种高度概括又全面的个人专辑具有极大的信息含量,图书内容的时间轴以及特殊图片的并置对比也会创造出新的内容体系。

不同于文字类传记图书,艺术图书的书页呈现,也是艺术品还原的独特形式。

创造典藏价值

对经典艺术的研读,需要长期和反复,所谓“常看常新”。好的艺术图书,因其内容经典和装帧考究,本身就具有收藏价值。这些年的出版实践中,笔者也尝试过许多传统装帧的形式,采用了一些非常规的特殊纸张,往往更加契合图书内容,并强化了书籍本身的收藏价值。如采用线装书的形式出版宋代经典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此书一函多册,纸张轻便,蓝皮白纸,极为古雅,和古代典籍的内容相得益彰。古代建筑图通过线装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尤为贴切,仿佛原汁原味的古籍。

传统图书,主要是突显图书中文字内容的价值,但是传统纸质形态的图书可传达信息的部分,却不仅仅只是文字,甚至也不囿于图片,图书材质的物性以及编排的设计智慧等也一并传达内容信息,创造典藏价值。它们共同构建的独特性是为典藏的前提。

试想,古人将碑帖装裱成册页,这种连续翻页的阅读物就如图书一般。古人会考虑不同部分纸张的实用效果,如拓片轻薄,而背裱纸张韧度结实,需经久耐磨。对传统线装书普遍观察,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图书基本都是长方形开本,通常锁线装订的部分,都是一本书的最长边,这样可以保证图书的结实,使书页聚拢。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人体仿生学的原理,就如手机,亦为长方形,可能便于掌控之物,有其通理。

传统图书的智慧,需要继承和发扬,而这在艺术图书中更易实现。突显了材质、工艺和设计感、手工性的艺术图书,加之独特内容,自然强化了这种艺术图书的典藏价值。

传统手段嫁接创新,还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图书形态,赋予其独特的收藏价值。如《荣宝斋藏印选》就是一本手工书,其集传统拓印、荣宝斋木版水印以及传统线装书等多种形式于一体,采用古代印谱制作方式。古代印谱均是手工拓印,一般使用薄如蝉翼的连史纸,印面用朱泥拓为红色,边款用墨,拓为黑色。边款纹样以及释文文字均用木刻水印,装订则一函两册,采用传统线装书的装订形式。此书内容是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的原印拓制,也是稀世珍品。书籍的内容和装帧,同样都非常珍贵。

可以说,好的艺术图书,本身就是艺术品,在出版艺术图书的过程中,也需要像创造艺术品一样,出版艺术图书。

(作者系荣宝斋出版社副总编辑)

2023-06-29 王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680.html 1 艺术图书:可读可赏的“艺术品” 45,68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