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综述

本报记者 吕巍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 01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格局关乎全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下出了把握未来主动权的“先手棋”。

如何为更好把握发展主动权献计出力?怎样以更强信心服务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6月26日至27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常委和委员们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协商议政。

三次全体会议、两次分组讨论,与会常委和委员们提交160余篇大会发言……丰硕的会议成果,热烈的学习氛围,体现出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也展现了人民政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强大合力的信心和决心。

构建新发展格局 夯实发展根基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中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手就在于围绕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领域开展创新,用好新型举国体制开展攻关。”林毅夫常委表示。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增强国内大循环为主,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在刘晓梅常委看来,扩大内需需要消费和投资双向发力。“一方面,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等措施让百姓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发挥投资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突出作用,比如农村基建领域、城市更新领域、养老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等。”

李仲平常委认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必须坚定不移推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坚定创新自信并在科技发展方面作出客观、理性的判断。

“建议利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效能,打赢‘卡脖子’技术攻坚战。同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攻关与市场应用螺旋式交互支撑发展。”李仲平说。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保证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对此,苗圩常委提出,当前,需要特别关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正确认识传统产业重要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重要问题。“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在建设制造业集群上下更大功夫。”

张连起常委认为,应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链,分阶段分步骤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锚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围绕城乡协调发展,葛会波常委分享了他的思考。

在他看来,当前,城镇融合发展程度较低,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需下大工夫。“建议强化规划引导,尽快完成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有效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同时,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强化体制机制衔接。”

深化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围绕事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常委和委员们充分交流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表示,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进高质量现代化 凸显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

面对我国人口发展新的形势任务,王路常委提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要加快推进高质量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人才支撑;还应加快推进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王路表示。

王金南常委认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在战略部署上,构建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为主线的生态环境战略新格局;在生态空间上,加快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新发展格局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在治理体系上,聚焦市场激励、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科技发力。在行动主体上,更加注重调动地方政府、社会和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围绕区域发展,常委和委员们也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樊杰常委提出应更好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适当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带动西南地区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国家发展格局。刘同德常委建议进一步提升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制度效能,加强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产业转移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园区,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走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路。

“统筹发展和安全,不仅要高质量发展,还要高水平安全。”盛斌常委表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他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国家层面防护制度机制统筹设计,出台加强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的意见和分类分级标准等指导性规范性文件。黄国显常委建议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国家安全预警机制、全过程的常态监督查纠机制和全周期的长效追责问责机制,统筹推进,强化国家应急救援能力。

委员们一致认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放在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中来认识,放在中国和国外现代化理论的比较中来认识,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中来认识。坚定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前进定力,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依靠顽强斗争,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紧扣中心大局 贡献政协力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新征程上,“以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精神状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定不会缺少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的身影。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找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以深入的调查研究,务实的协商议政,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献计出力。”李玛琳常委表示。

“我们要聚力深度和效果,组织好下半年的‘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协商会,以及有关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提出更多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陈宝生常委说。

“我们还要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抓好年度工作要点中各项任务的落实,尤其是主题教育要确保实效,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强化履职能力建设,强化责任担当,这些都是做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工作的基础。”韩建华委员表示。

认清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最大限度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本质特征、战略部署、实践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讨论,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为中共中央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深入界别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共识,凝聚人心,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常委和委员们述说着人民政协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视和关注,也传递着对于做好这项工作的坚定与自信。

同心同德、实干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委员们定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2023-06-30 本报记者 吕巍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694.html 1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45,6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