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调查研究

助力打造中国国家公园“海南样板”

——全国政协“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委员视察综述

文/图 本报记者 包松娅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 08 版)

视察团一行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察看物种生长情况。

视察团一行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了解当地橡胶产业情况。

编者按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海南以生态立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重中之重。要跳出海南看这项工作,视之为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再接再厉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努力结出累累硕果。对热带雨林实行严格保护,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丰硕成果。”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6月5日至8日,全国政协“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委员视察团赴海南开展视察,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政协力量。

缘起——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

森林环绕,古树参天。云雾氤氲,仙境含烟。听!草木间虫吟和音交织在一起,演奏着一曲美妙的生态乐章。

随着视线的拉远,这片地处我国海南岛中部的穹窿构造山区,是亚洲热带雨林和世界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带上唯一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被誉为海南的心脏。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共5个国家公园。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这一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从试点转向了快速发展阶段。

由国家公园建设所引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是我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共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发力点。我国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领域的承诺、努力与引领,是承担大国责任、体现大国担当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奇迹,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作为重点改革任务首次提出,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2015年以来陆续启动开展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在管理体制创新、严格生态保护、社区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个等级,其中国家公园是保护强度、保护等级最高的。”

“我局会同各相关省区完善三级联动协调工作平台,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的局省共同责任工作体系,共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做到协同配合、同向发力。”

对于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前因后果、做法成效,视察团出发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同志专门向视察团成员详细介绍了具体情况,并与委员们进行了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有备而来的委员们,在越来越深入的实地视察和座谈交流中,对国家公园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国家公园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支撑是法律法规建设。”在视察团副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宁看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考虑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让保护发展做到有法可依。

据了解,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推进立法进程。在目前过渡阶段,王宁建议海南省提前梳理研究总结问题经验,待《国家公园法》颁布出台后,第一时间依据上位法抓紧修改现有的试行条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涉及的9个市县都不属于设区市管,而是省直管,建议以省为主制定和修订完善条例和修订完善各项配套的法规,以形成统一的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色的配套法规制度。”王宁说。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也正是在这样的自我探索实践中,已经累计制定实施国家公园各类制度、办法、规范等10余项,颁布实施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等,其中《关于进一步推进森林和野生动物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赔偿工作的意见》属国内首创的改革创新。

实践——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之道

小雨淅淅沥沥,茂林遮住雨滴。视察团一行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的科研栈道中穿行,耳边都是清脆虫鸣。

脚下的这片土地,是被列入极度濒危灵长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长臂猿在全球范围内唯一的栖息地。

作为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工作人员告诉委员们,从20世纪80年代成立保护区开始,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现状开始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与重视,“2017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特别是国家公园正式建立以来,长臂猿栖息地不断修复扩大,种群恢复速度比以往更快,从最初的濒临灭绝已增长到5个家庭36只。”

在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海南长臂猿保护案例》面向全球发布,总结出长臂猿保护“海南模式”,为世界濒危物种、热带雨林保护等焦点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可以说,海南省通过生态保护“组合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施生态搬迁工程,打响了占海南岛陆域面积七分之一的热带雨林“保卫战”。长臂猿正是其中的见证者。

作为科研工作者,全国政协常委,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对科学研究在保护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感同身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还是以生态保护为主,但要真正把生态保护工作做好,还需加强科学研究,最终实现有序发展的良好循环。”根据海南的森林资源,李家洋建议,要加强海南森林碳汇及潜力方面的研究,真正地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海南长臂猿等旗舰物种的保护研究。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这是在视察过程中,委员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保护之后,能不能有效利用?怎么利用?怎么跟当地发展结合?这些成为保护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邓蓉玲提到的保护与利用的统筹问题也是视察团的共同关注。

视察团副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认为,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是不可动摇的,但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要更好发挥生态资源的价值,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把保护和利用结合在一起,有时候或许更有利于保护。“特别在一般控制区,明确什么不能干的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什么可以干,或是经过探索可以干。”马建堂说。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

在这个综合性定位要求下,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提出,相对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这样的专项规划,我们应该按照综合性实施规划进行编制,对一些关键问题在规划里予以清晰地阐述或者是表示。“首先是国家公园未来的开发强度问题,从我自己的专业理解,海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开发规模控制在2%-3%是相对合理的开发强度。”樊杰解释道,只有先测算出恰当的开发强度,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争取到一定的必要空间。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规划总面积4400余平方千米,位于公园内的科教展示中心是公众全面了解热带雨林的最佳方式。

“建议国家公园在展示宣教科普等方面有一个片区分工,分别专门精准地展示长臂猿等动物,以及各种植物的多样性,在各自的特色上做精做专。”樊杰说,另外可以制定一些游憩活动和适合产业发展的正面清单,在空间规划上解决游客中心选址,科教中心场馆建设等用地问题。

民生改善——中央与地方的共商共治共享

59栋颇具黎族特色的联排两层小楼错落有致,院落里高高的芒果树上果子繁茂。天还没亮,随着“哐啷”“哐啷”的关门声,村民已经带着割胶的工具陆续出了门。

这里是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新高峰村,也是海南全省第一批生态移民搬迁村。

“我们高峰村原来处于鹦哥岭腹地,属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和南渡江源头,为了保证热带雨林实施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我们全村整体搬迁到牙叉镇。”“原来在山上主要是割胶,现在搬下来既可以割胶,白天还能去镇里打零工,只要肯下功夫,挣钱的机会更多了。”“关键是孩子上学、老人就医也很方便,过去在山上有个头疼脑热,下山看病就要走两个多小时。”视察团一行来到高峰村时,原来靠山吃山的村民们最担心的生活问题,现在都成了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搬迁群众的欢声笑语的背后,是白沙生态搬迁土地处置新模式的探索——以原有的高峰村7600亩集体土地与海南农垦控股白沙农场的5350亩国有土地进行等价置换。政府根据协议,按照每人10亩的补偿标准,在新村附近给村民提供土地,用来发展橡胶产业,并提供相应林地、耕地补偿。

从某种意义上,高峰村带着“土地”走出大山,走向了绿色可持续发展,而村民们深知这是国家公园建设带来的变化。

毋庸置疑,国家公园要坚持国家所有,必须由国家主导。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国家公园又坐落在具体省市的行政区划内,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的发展以及百姓的生产生活。

“要更好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中央的决策通过地方的行动落实好、落实到位。无论是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还是中央政府直接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都要更好发挥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马建堂表示。

在视察中,委员们发现,地方对国家公园建设的参与度,有高有低,积极性也不尽相同。对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闫振认为,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在传递保护理念的同时,要给地方发展留有空间,在非核心区的管控上留有弹性,让地方政府通过拥抱国家公园,让老百姓通过保护生态得到实惠。

在马建堂看来,要防止“两张皮”就要更好统筹省内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国家公园管理系统与园区所在的具体市县其实谁也离不开谁,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既要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又要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在具体操作层面,委员们同时提到,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成熟做法,在“园地”两个层面进行交叉任职、相互兼职,将来在重大事情的执行和发展保护统一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形成合力。

“国家公园可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地方的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等都可以好好做文章,通过山海联动,把那些到海南看海的游客吸引到山里来。”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刘艳玲认为,进一步加强“园地融合”前景可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乡百姓如今逐渐在“生态”这条路上尝到新甜头。

“这一片的船型茅草屋曾经是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子,如今在保护的基础上建成了乡村民宿,游客们都很喜欢我们这里的船屋特色。”在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腹地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村民们在紧挨着船型茅草屋民宿的景观亭里,向委员们介绍着“故居”新貌。

随着国家公园建设愈发深入人心,在保护与发展之外,国家公园的文化培育成为应有之义。

“要让国家公园在创造生态产品和物质成果的同时,更要创造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构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

“要积极开展自然教育,完善科普宣教和生态体验设施,让国家公园走进公众尤其是孩子的心中。”

“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和社会参与,共同研究和利用好雨林的独特资源,讲好中国的国家公园故事。”

4天时间在马不停蹄中转瞬即逝,视察团出发的6月5日恰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随着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更大积极进展,我们相信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画卷正在通过地方实践缓缓铺展开来。

2023-06-30 文/图 本报记者 包松娅 ——全国政协“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委员视察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27.html 1 助力打造中国国家公园“海南样板” 45,72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