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小巷里的传承与“粽”不同

——江苏扬州广陵区协商示范文化街区凝心聚力迎佳节

杨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 10 版)

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政协在汶河街道仁丰里协商示范文化街区举办了2023年“传承与‘粽’不同”端午民俗文化节,现场民俗风情百花齐放。

舞龙起,点雄黄。参加活动的政协委员与市民、游客共行祭祀礼,共祭先贤屈原、伍子胥,传承端午文化。点撒沐兰汤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委员们手持艾草点撒在在场的小朋友手上,寓意除去污秽,神清气爽。“蘸上一点雄黄,无病又无灾;系上百索子,平安又吉祥。”区政协教育界委员挨个为孩子们画额系绳,在端午献上了最美好的节日祝福。

龙舟起,彩带扬。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端午对龙的崇拜亘古未变,赛龙舟的形式却历久弥新,愈加别出心裁。在“旱地龙舟赛”的现场,参赛的委员们正“各显神通”,他们以脚为“桨”,同舟共济、力争上游。活动现场的小朋友们体验传统民间艺术“彩带飞龙”,一条条锦色长龙犹如彩虹在空中穿梭,或展翅高飞、空中盘旋,或俯首下探、昂扬奋起……行云流水的表演,活灵活现的彩龙,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广陵区政协委员、扬州剪纸第七代传人张震梅还带领大家现场为市民、游客捏龙舟、剪龙舟、画龙舟……精心制作、凝聚巧思,一艘艘栩栩如生的龙舟便跃然呈现于眼前。

促交流,糯米香。要论端午节的仪式感怎能少掉裹粽子,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再配上红艳艳的赤豆,满街粽子的清香不仅吸引来打卡古城的游客。作为扬州市职业大学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负责人,广陵区政协委员、扬州市汉服协会会长吴晓娴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朋友一起参加包粽子活动,只见留学生们团团围住热心的志愿者,奋力与手中的粽叶和棉线斗争。留学生Emma说:“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喜欢吃粽子,喜欢扬州,更喜欢中国的端午节。”

寻非遗,觅新意。广陵区政协委员、扬州博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柏歧凤当了一回“仁丰里非遗文化推荐大使”,她引导游客们走进端午非遗风物集市,体验雕版印刷、扬州面塑、通草花等多项“宝藏”非遗技艺,在人间烟火气里与广陵古城非遗文化来了一场美妙的邂逅。在雕版印刷摊前体验印刷钟馗画像,寄寓迎福祯祥的美好愿望;沿着古色古香的街道往里走,感受宋代点茶,点成端午安康的字样,点出艾叶菖蒲等图案,招纳百福、祈福安康;再往深处,驻足非遗通草花摊前,将片片晶莹剔透、质地柔和的通草薄片拢成一朵朵形态逼真的“永生花”,制作石榴、艾草、菖蒲等“天中五瑞”驱“五毒”,愿家人安康度炎夏。(杨宁)

2023-06-30 杨宁 ——江苏扬州广陵区协商示范文化街区凝心聚力迎佳节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39.html 1 小巷里的传承与“粽”不同 45,73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