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华夏周末

书风守正翰墨香

——马誉辉的书法艺术历程

柏树子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01日   第 08 版)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马誉辉 书

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人民的骄傲,胜利的保证,你是我们心中一颗明亮的星。 ——《北京颂歌》句 马誉辉 书

我们的红心和你一起跳动,我们的热血和你一起沸腾,你迈开巨人的步伐,带领我们奔向美好的前程。 ——《北京颂歌》句 马誉辉 书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马誉辉 书

2016年初秋,一场名为“笔随心动”的书法作品展览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十几位方家学者参会。研评展出的50幅作品,追溯书法艺术历程,在省城书法圈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场由河北省书法家协会、河北省政协文史书苑共同主办的展览,作品出自河北省政协常委马誉辉之手,是其积30余年书法之功底的一次成果汇报。也就是从这场规模不大但颇受关注的展览开始,马誉辉的书法艺术迅速走进社会大众视野,并广获赞誉。

厚积薄发

马誉辉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河北景县人。景县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和唐朝诗人高适的故乡,历史文化的传承甚为深厚。马誉辉的祖上为耕读之家,有“忠信堂”家族堂号,接续传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父亲在解放初期携笔参加革命,毛笔字在当地颇受群众欢迎,很多乡亲找他写喜联、春联,至今还有人家珍藏着他的字幅。马誉辉受父亲家学熏陶,自幼喜欢习书练字,临欧体、师二王。

及至参加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马誉辉遍临金文、石鼓、秦篆、爨体、隶书、唐楷、宋明时期苏轼和黄庭坚书法等历代碑帖,间或还“搞”篆刻体会书法的金石味道。马誉辉在省直机关从事综合文稿工作30多年,闲暇时光以读帖、临帖作为一种放松方式,乐此不疲,孜孜不倦,每到性情空灵处,便有通神佳作出来。马誉辉说,练习书法是使自己脱俗,作为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深刻体会到“文”和“字”的渊源深远,不能分家,需要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使两者相互滋养、相辅相长。他把书法作为百年事业、精神追求,从书法练习中获得精神营养和脱俗意境,工作之间休息所用,自得文人雅士情怀乐趣。他不懈精研书艺,对书法很早就深怀好奇之心,通过利用业余时间对书法艺术的深度探究,研究书法艺术之美的奥秘,力求登堂入室,越学越感到受美的遣使感无比强烈,越学越感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马誉辉借书法艺术之梯提升传统文化修养,从古人碑帖中学习先贤的人品、修养、情怀、雅好,其乐无穷,收获良多。

博采众长是成就书法家的必由之路。马誉辉广结同好,大量业余时间用于和书友交流、向方家请教,从书法理论到各体笔法、字法、草法的实践,他深酌细研、体验感悟。在与书法圈朋友同道长期互动交流探讨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其书法艺术日渐精进。

家传之源,自修之韧,奠定了马誉辉书法登堂入室的基础。近年来其出版的《笔随心动》《逸趣小品》《河北颂》等书法作品集、册页,更是在书法界和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其30米长的书法作品《景州赋》卷,被家乡陈列在景县名人馆。

诗外功夫

正如梁启超所言:“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马誉辉习书的道路上,既有“专精”之功,更有涉猎之广。

多年来,马誉辉始终把“博览群书”和“书法精进”作为高标准履职的辅助,保持着如饥似渴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的习惯,特别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宝贵遗产,更是勤于研习。因此,被许多同事和熟识者赞为“标准的学习型人才”。

善学博识,开眼增慧。在不懈的自我修养中,马誉辉一步步走入人们所崇尚的境界。多年前,他担纲主编图书《河北省省情读本》,对河北省各市县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经济社会进行系统深入挖掘整理;参与《中华秘书全书》和《现代通用公文写作学》的撰稿,多年潜心研究公文理论和实践,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出版了《写在文稿边上》《扎根沃土必有戏》等著作,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政论文章、调研报告等作品。

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多年的案牍劳神积累起的丰厚文化底蕴,使马誉辉书法作品赏读起来津津有味、香远益清。

师古出新

根深方叶茂。马誉辉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发扬相结合、临与创相结合、请教学习与潜心感悟相结合,使书法不断有所收获和长进,扎实走在守正创新之路上,初步形成鲜明的个人书法风格,“逆锋入,涩行笔;篆隶意,姿草行;古意苍,似游龙;以我笔,写我心;承古人,修书风。”

马誉辉从长期体悟历代名碑名帖总结规律、汲取营养,对行、草、楷、篆、隶均涉,其作品风格,魏碑兼取篆隶笔意,广纳宋明清初书家之法,注重发扬燕赵古风。河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创造了灿烂丰厚的燕赵文化,是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重要来源地,还存有大量金石碑刻。这些奠定了河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特色鲜明的燕赵书风,气象磅礴,雄浑厚重,笔法苍劲,天真灵动。马誉辉书法在弘扬燕赵书风上作了一些探索,如在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书画展中他书写的“领航”两个大字,从结字到布局、从运笔到用墨,既体现了合法度的老辣,又以线条变化、字势搭配,表达出新时代乘风破浪向前进的精气神,实为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之佳作。又如,他应邀所撰门联“里居瀑水光昭往哲传仪礼,仁寄心田化导群生诵诗书”,整幅散发着端庄脱俗气韵,尽显书外之功。再如,在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有感而发创作的“抗疫”大字幅,笔势苍莽雄劲,充满张力,给人以抗疫必胜的强烈视觉。

书品即人品。通过马誉辉书法作品,能明显感知到他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端正的价值观、包容的胸怀和令人称赏的人格。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刘金凯评价马誉辉书法作品说,其做到了“笔随心动”,既厚重又灵动,既朴实又自然,形成自己的面貌实属不易。注重弘扬燕赵书风,今后的艺术之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在2016年那场作品研讨会上,马誉辉曾深有感触地说,工作30多年可以说开出了两朵花,一个是公文之花,一个是书法之花,装点起了人生“文和字”之路,谈不上精彩,也不失光华。走在这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路上,马誉辉书法风格总体上仍在变化探究当中,自知不可过早固定,防止作茧自缚。马誉辉从不是容易自满之人,把各方人士的肯定、赞赏作为鼓励和鞭策,认为学无止境,文无止境,书无止境,决心紧跟新时代步伐,始终不渝地追求更高境界。

马誉辉,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研究室主任、河北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2023-07-01 柏树子 ——马誉辉的书法艺术历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87.html 1 书风守正翰墨香 45,78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