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钩、旋转、带载行走、调整……当重达2000吨的履带式吊车缓缓起吊穹顶球带,并精准在安全壳钢衬里筒体上平稳落钩,晏鑫紧攥对讲机的右手终于稍微松了松力气。
这是中核集团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穹顶球带吊装现场。整个过程安全、有序、可控,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田湾核电吊装项目部支部书记、项目经理晏鑫正是本次吊装工作的总指挥。
穿梭吊装设备之间,对讲机一刻不离手,时而认真做记录,时而凝神思考,这是晏鑫的工作常态。但面对7号机组的吊装时,晏鑫的心情有点不同。这是中俄两国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安全领域的全新标杆,被寄予厚望。成功建成以后,7号机组的装机总量将超过900万千瓦,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超过7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5740万吨。这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此重要的吊装现场,要起吊重量为375.5吨的穹顶球带,并高空完成旋转、带载行走、调整等作业,让晏鑫时刻紧绷着神经。记者注意到,现场角度的偏差管理控制绝非简单。一方面球带并非完整的半圆,在稳定性上存在较大挑战;另一方面不同规格的安装设备,也让日常起吊动作面临特殊性。晏鑫说,起吊路远、场地狭窄、行走距离长等特点都会让风险管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现场有4名指挥同时进行,不同的指挥有不同的视角,需要相当默契的配合。”
见本而知末,执一而应万。对晏鑫来说,最大的考验是总体把握的精准度。“一个小小细节都是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关键,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形容再恰当不过。现场有0.1度,甚至是0.01度的偏差我们都得观察到,如此才能保证吊装成功。”不到最后一刻始终不敢放松。当穹顶球带精准落钩的一瞬间,工程师们无不欢呼雀跃,晏鑫也终于能长长舒一口气。
“我们的工作看似离百姓很远,其实真正能为百姓造福。”刚一毕业,晏鑫就进入核工业领域,他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由“神秘”向“责任”的转变。他曾先后参与过秦山二扩、红沿河和田湾二期、三期等核电项目的大件吊装施工工作,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时刻跟安全‘较劲儿’,才能对得起选择这份事业的初心。”
早在2008年入党时,晏鑫就立志要“为人民服务”。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全力打造核安全领域全球标杆,也算圆满完成了晏鑫的一个心愿。他常说,“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愧于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秉持严、慎、细、实、快、准的工作作风,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时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所喜爱的吊装事业添砖加瓦。”
安全、有序、可控……截至目前,田湾核电7号机组穹顶吊装圆满完成,晏鑫也和同事们做好了下一次吊装工作的准备,继续同毫米级吊装精度较着劲儿。“我还要用一生去践行,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或时刻。”晏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