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庭院经济让梦想变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03日   第 05 版)

种植果蔬、经营民宿、开设店铺……近几年,围绕“家”和“庭”做文章,利用房前屋后空余土地、空闲资源增收致富的庭院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变农家“方寸地”为“聚宝盆”,庭院经济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也为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履职增加了不少“乡土气息”,在他们的推动下,一个个农家小院更显生机勃勃。

打造“梦中民宿”,政协委员用自家小院带动村民致富

一幢幢欧式田园风的楼房鳞次栉比、一簇簇颜色鲜艳的花朵竞相绽放、一块块农田上的作物长势良好、一阵阵鸡鸣和黑天鹅的嬉戏声不绝于耳……走进位于大连庄河市大营镇新房村的竹庭庄园,就好似走进远离都市喧嚣的世外桃源。

“我小时候常听母亲念叨,说自己有个心愿:要是能建一个有满园竹子还能种植绿色果蔬的‘庄园’就好了。既能自给自足,还能供他人休闲娱乐。”庄园主人、第七届庄河市政协委员李左男说,母亲的心愿一直被她记在心上,直到2012年前后,民宿经济在各地相继发展起来,她觉得,实现母亲心愿的机会来了!

之后几年,李左男依托自有房产及周围资源,按照“最美庭院”创建标准精心规划设计,建起“梦中民宿”——竹庭庄园,于2017年6月正式开园迎客。“做民宿,就要做出特色,要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李左男说,为了把竹庭庄园做出特色,她先后到南方多地学习民宿管理,创新“民宿康养+农业观光游”的庄园模式,先后建起9个设施农业大棚,推出了鸟语林、垂钓、采摘等休闲娱乐项目,逐步打造出一个集田园景观、农庄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村风情风貌等于一体、联结四面八方的特色“竹庭”。

随着竹庭庄园名声渐大,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还解决了不少附近居民的就业问题。目前,竹庭庄园的员工60%以上是当地居民。“既然是‘庭院+’的经济模式,那最关键的不就是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吗!”李左男说,庄园发展最终还是要惠及于民。

身为政协委员,李左男在带领竹庭庄园发展的同时,也没忘记把更多目光投向庄河全域旅游和精品民宿建设。她先后围绕“为民宿建设发展注入‘灵魂’”等内容,撰写了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呼吁把优质民宿建设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借助政协平台,2019年6月,由大连市台办、庄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大连庄河·台南民宿合作发展论坛”在竹庭庄园举办;2020年9月,竹庭庄园作为“庆国庆·迎小康”——“丰收礼赞·直播中国”庄河市名优特农产品云展会直播活动主会场,通过网络公益直播全方位展示庄河喜庆丰收的喜悦,助推“庄河民宿”走向全国。

老房变“村咖”,委员建言要“流量”更要“留量”

“热闹,比过年还热闹。我数了数,一下午就来了300多人。”近日,位于浙江宁波北仑春晓街道三山村双狮社的“双狮农场OnionFarm”村咖爆火出道,家住隔壁的村民乐奶奶搬了把藤椅,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着游客不断进进出出。

旖旎的田园风光是双狮农场一眼就能望得见的风景;前庭后院式的原生态装修风格,是双狮农场静谧氛围的来源;大堂里摆满土豆、小番茄、猕猴桃等北仑当地的农产品,却飘散着四溢的咖啡香气,是双狮农场最吸引人的特色。如果说在城市,咖啡馆是门生意,那在双狮农场,咖啡馆则被山野烂漫点缀出了有趣灵魂。

舒服、安静、浪漫、新潮……是不同游客对双狮农场的第一印象。“一窗一画、一步一景,在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喝咖啡、聊天、发呆,舒服!”从春晓国际赛车场看完比赛过来小憩的陈先生,道出了双狮农场爆火的原因。

双狮农场主理人之一的李想想,是一位爱折腾的“80后”。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她在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后,决定返璞归真。在和双狮社“土著”闺蜜乐乐聊过后,两人一拍即合,打算抓住村咖的“风口”大干一场。于是,3个月后,一间“农场+村咖”落地了。

“让潮流感和烟火气融合交错,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空间,是我们打造这间村咖的初心。”在李想想看来,乡村咖啡馆为顾客提供的不仅是一杯咖啡,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李想想把对美好生活的想象都投射在了双狮农场:在后院造了小型游乐场,村里的孩子从此有了免费的游乐园;引进城里的网红蛋糕、温州特色美食鱼饼、台州玉环非遗海鲜粽等下午茶点,不仅让时下城里最火的美食进了村,也让盐焗土豆、烤菜年糕、茶叶蛋等当地美食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出了圈。

而在离双狮社不远处的嘉溪村,曾是农庄主理人的童银儿,也同样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着庭院经济。

近几年,童银儿眼看着村里的年轻人不断流失,村子变成了仅剩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空壳村”。于是,想让村里再次热闹起来的她将自家房子改造成咖啡店,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引来了返乡的年轻人到店里工作。最近,她和刚刚来应聘的村民俞豪杰商量,准备在附近再开一家农家乐。“我们联系了很多村里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在附近开农家乐、冷饮店、烧烤摊,形成商业联盟,带动更多人流。”童银儿对未来充满期待。

看到越来越多从田间地头“长”出来的庭院经济新形态,北仑区政协委员王力涛想得更多的,则是如何把“流量”变“留量”。

“以村咖为例,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个开端。”在王力涛看来,“环境好,适合拍照”是村咖出圈的第一步,但关键在于,有多少顾客会在同一家店打卡第二次?可持续的做法应该是,依托周边山林、溪水、竹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产品体系,将咖啡馆与自然美学产生联系。

“可以以庭院经济为起点,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在村里开办农家乐、露营基地、垂钓乐园等,形成农旅产业联动,解锁乡村高品质文化生活新方式。”王力涛建议,乡村在引才、用才、聚才、留才上,除了政府和资金支持,还可以在教育、培训、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力度,实现青年与农村的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小庭院里“达人”多,委员联络室搭平台助增收

“锔盆、锔碗、锔大缸,老铁们早上好,欢迎大家走进我的直播间……”在山东省鱼台县罗屯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助农直播间,“85后”锔匠冯宝文正在展示他的瓷器修复绝活。

在此之前,在家自制陶瓷并练就一手锔瓷绝活的冯宝文,空有一身本事,却因为没有知名度和销路,难以施展拳脚。“是政协委员搞了一个直播间,让本地有带货经验的主播手把手教我们推销,效果不错。”冯宝文说,现在可以足不出户利用家里的庭院工作室直播,省力又高效。“陶瓷一个月能卖80多单,锔瓷也能接10多单,离月收入过万的‘小目标’越来越近。”

罗屯镇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先后引进了磨盘莲蓬、彩虹西瓜、贝贝南瓜、甜瓜、赤松茸等数十个适度规模的高效特色农业项目。除了成规模种植,不少村民也在自家院子里架起了大棚。为了帮助这些庭院里的农产品打开销路,住罗屯的政协委员们萌生了把委员联络室打造成助农带货直播间的想法。

“我们在委员联络室配备了直播设备,农户可以在联络室里直播带货,也可以登录助农直播间,在自家的大棚和院子里为自产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带货。”罗屯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的路坦委员介绍,今年以来,直播间已经开播51场,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近30万元。

去年4月起,鱼台县政协创新搭建起集“协商、宣讲、管理、互动”于一体、线上线下同步履职的“棠邑有约”协商平台,多次组织政协委员、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基层镇街干部及群众代表,在“棠邑有约”周末议事厅开展以“加快庭院经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协商议事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在县政协委员龚华丽看来,庭院经济发展主要看市场行情,缺乏统一规划,种养结构比较随意,往往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对此,她建议统一制定行业标准,发挥本地“技术能人”“土专家”和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通过政协搭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群众的庭院经济技术培训和分类指导。

“庭院经济主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交通、物流、网络通信、农业技术保障等不健全、成本高的问题。”徐玉霞委员则针对目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的短板,建议进一步整合、优化县域交通、物流、通信和科技服务等资源,满足庭院经济发展需要。

多肉扮靓房前屋后,政协推动让“微花园”更有“钱景”

6月中旬,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坡脚镇大讯村,就仿佛走进了“多肉花园”。一个个农家院的房前屋后布满了多肉植物,让人目不暇接。

陈根翠是村里最先种植多肉的村民。多年来,喜欢花草的她坚持用花草扮靓庭院,在尝到多肉变现的甜头后,她家种植的多肉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家的盆栽多肉有3000多盆,昆明和文山的客商会定期来家里购买,全年收益可观。”陈根翠说,发展庭院经济很实惠,有销路还不用跑远路,现在村里家家都有“微花园”,每户每年靠卖多肉植物至少能有7000元的收入,“庭院景观”已成了实实在在的“庭院经济”。

大讯村只是马关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马关县坚持“生态底色促旅、庭院经济兴农”的发展思路,编制实施全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探索发展6种“庭院+”模式,不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共发展庭院经济农户1.5万余户,实现庭院经济收入近亿元,户均增收近7000元。

“全县庭院经济成效初显,我们县政协要主动作为,在庭院经济发展上再推一把。”今年年初,在研究商讨县政协工作要点时,马关县政协主席王元勋提出要求,把“发展壮大庭院经济,打造群众增收新亮点”专题协商和“发展中药材庭院经济 助力绿富美建设”院坝协商等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5月份以来,县政协组织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村入户,深入了解全县发展壮大庭院经济工作推进情况及面临的问题,随后召开专题协商会,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布局、开展技能培训、培育龙头企业,发挥联动优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发展壮大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等多项建议。此外,通过办理县政协委员贺艳婷提出的《关于加快瓜果庭院经济发展的提案》,补助政协小提案资金10万元,用于古林箐乡瓜架搭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庭院经济的发展。

(采写:本报记者 鲍蔓华 张文敬 蕾蕾 吕金平 奚冬琪)

(吕东浩 孙立杰 徐桂凤 翟晨曦 李茜茜 李美昌对本文亦有贡献)

2023-07-03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807.html 1 庭院经济让梦想变现 45,8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