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朱春梅提醒:

预防过敏 健康生活

本报记者 陈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05日   第 07 版)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过敏疾病,促进健康生活”。

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统计,全球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高达22%,过敏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方面的很大挑战。

出现这些症状须谨防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又叫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它表现为人体对环境中一种或多种物质产生强免疫反应,并导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朱春梅介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常遵循一个逐步恶化的自然过程,有过敏体质的人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对食物过敏,出现湿疹、呕吐、腹泻等;3岁左右逐渐转为对呼入性过敏原过敏,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喘息等呼吸道过敏症状。

朱春梅介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和症状包括:过敏性哮喘,如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过敏性鼻炎,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咽痒等;过敏性皮炎,如皮疹、皮痒、红斑、苔藓化等;过敏性结膜炎,如眼痒、流泪、异物感、畏光等。

“当孩子有以下这些表现就可能是过敏了,父母千万要注意。”朱春梅提醒——

食物过敏征象。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痉挛性腹痛、腹泻、便血、呕吐、反流、肛周发红、便秘、拒食等;确诊特应性皮炎后,若经过规范治疗,皮疹仍无明显好转,且于进食后2小时出现水肿性红斑、风团或口周、眼周、阴茎等部位肿胀等速发型皮肤过敏表现,或于进食后6~48小时原好发部位出现红斑、渗出、结痂、苔藓样变伴瘙痒等表现时,须警惕食物过敏可能。

变应性皮炎征象。婴儿最常见的湿疹常为蛋白质如牛奶过敏,少数为空气中花粉、螨虫导致的过敏,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难以入睡,严重的可局部感染流脓、迁延不愈。

过敏性鼻炎征象。经常或每年固定时间出现的阵发喷嚏、鼻痒(揉鼻、挖鼻)、鼻塞(张口呼吸、打鼾)、流涕、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症状。

哮喘征象。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气促,持续至3岁以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或自然缓解;抗哮喘药物治疗有效,停药后复发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如果出现以下严重过敏危险信号的时候须即刻抢救。这些信号包括:消化道出现痉挛性腹痛、呕吐、腹泻等;皮肤及黏膜出现突发全身性荨麻疹、瘙痒、脸红、唇-舌-悬雍垂肿胀等症状;呼吸系统出现喘鸣、哮喘、呼吸费力、持续剧烈咳嗽、发绀等症状;心血管系统出现低血压、心律紊乱、昏厥等症状。”朱春梅强调。

过敏性疾病如治疗不当症状会逐年恶化

“过敏性疾病如治疗不当症状会逐年恶化,甚至会发展成更严重的过敏,如过敏性结膜炎、皮炎等疾病如不及早治疗,容易并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更严重的过敏性疾病,并由对单一过敏原过敏演变成多种过敏原过敏。”朱春梅说。

比如特异性皮炎,其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复发性、瘙痒性等特点,患者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且病情迁延反复,约60%患者的皮炎病情可迁延至成年。患者常会由于瘙痒而难以入睡、容易焦虑、易怒、难以集中精力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特应性皮炎还会严重影响患者外貌、自信心、社交活动等。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治疗,约80%特应性皮炎患儿会进一步发展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

“过敏性鼻炎作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过敏性鼻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如不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甚至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并可能发展成过敏性哮喘。”朱春梅介绍,临床调查表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发生哮喘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4~20倍,有相当多的哮喘患者在哮喘发作前有过敏性鼻炎症状,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有效预防哮喘的发生和复发。

“过敏性哮喘则常发病于4~40岁之间,特别是在儿童时期。过敏性哮喘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30%~50%的儿童患者哮喘病情会迁延至成年。哮喘发作会导致儿童发育障碍、气胸、严重咳嗽所致的肋骨骨折、咳嗽性昏厥、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常年服用哮喘缓解药,还会引起药物副作用,并逐渐演变成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心病。”朱春梅提示。

80%左右的哮喘、鼻炎和皮炎均与尘螨有关

“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是过敏性疾病的‘元凶’,其在空气中飘浮,可随呼吸进入人体。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棉花絮、食物等,其中,尘螨的影响最大。”朱春梅说,尘螨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过敏原之一,其主要存在于家居卧室内,特别是床褥、沙发、地毯、衣服以及空调过滤网中,个体微小,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尘螨过敏’已被列入世界性的卫生问题,80%左右的哮喘、鼻炎和皮炎均与尘螨有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于儿童尤甚。”朱春梅提示,尘螨过敏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标准化脱敏以获得满意疗效。生活中,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或减少尘螨过敏:每周可用55℃以上的水清洗床单被套,阳光暴晒;卧室应避免潮湿,注意通风;不使用地毯,选用木质地板、瓷砖或磨石地板;切勿让宠物进入卧室;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保持室内空气畅通。

“一旦宝宝出现过敏,哪怕症状轻微,都要从婴幼儿开始管理,防止以后逐渐‘演变’成鼻炎或哮喘。”朱春梅提醒,对于过敏首先要对因治疗,避免接触已明确的过敏原,或者严格回避过敏食物。其次是对症治疗,不同的过敏症状,有相应的治疗药物,要根据症状用对药物。三是营养策略,主要针对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宝宝需加强营养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疫苗都存在过敏成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是过敏体质就不让孩子接种疫苗,这么做会让孩子缺少免疫屏障。”朱春梅说,只要既往不对疫苗或其成分过敏,所患过敏性疾病与疫苗成分无关,就可按计划常规进行疫苗接种。

“另外,有的父母想让孩子进行脱敏治疗。脱敏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一定要在严格的医院监测与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单一的或强度比较高的过敏,过敏原明确、却无法彻底避免接触的(如对尘螨、霉菌过敏),或传统药物治疗、症状控制不理想或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或不愿意接受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适用于脱敏治疗。”朱春梅最后表示。

2023-07-05 本报记者 陈晶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朱春梅提醒: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956.html 1 预防过敏 健康生活 45,95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