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政协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着力健全党领导下的协商机制,不断完善协商平台、优化协商程序,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聚焦党政所需,科学制定计划,为“双向发力”提供方向保障。年初,向委员征集协商议题形成计划草案,经政协党组会议研究后,提请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就协商计划中相关议题,提交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和全体会议讨论,结合委员提案情况,对提案办理协商议题进一步补充完善。政协年度协商计划由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印发实施。以此为依据,制定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和计划,明确牵头领导、负责专委会和时间进度。计划实施中,结合市委重大工作新安排、新部署,优化调整协商议题,报请市委同意后实施。
争取党政支持,搭建多层平台,为“双向发力”提供基础保障。强化市级平台“资政”功能。建立“1+2+6+4”协商体系,即每年召开1次全体会议、2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举行6次双月协商活动,开展4次协商式监督,并邀请党政负责同志与委员面对面协商。用好上级平台“建言”功能。今年全国“两会”前,向住廊全国政协委员介绍廊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为提案建议提供支持。拓展基层平台“聚识”功能。深入开展小微协商,将政协与基层链接起来,使之成为拓展基层群众参与渠道、有效服务基层治理、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两年来,在全市121个乡镇(街道),建设委员联络站72个,设立委员之家44个,市县两级共开展小微协商59次,参与委员300余人次,群众代表500余人次。
强化党政参与,优化协商程序,为“双向发力”提供质量保障。目前,廊坊市政协已形成闭环运行协商模式。协商前知情明政。探索委员读书学习与工作履职相结合,开展集考察、学习、互动交流“三合一”委员讲堂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围绕议题提前进行专题辅导。协商中充分建言。把委员邀请作为关键,每次调研都发动县级政协、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共同参与,了解全市情况和各党派意见建议,并邀请相关部门、相关界别委员、群众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协商后跟踪问效。按照党政领导批示意见,对协商调研报告落实情况,加强后续视察督导,促进成果转化,并将落实情况反馈给委员。
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工作举措,为“双向发力”提供组织保障。廊坊市政协依托专委会建立8个履职党支部,成立16个党小组,把147名党委委员全部纳入,建立了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等制度,把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成立廊坊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建立研究会临时党支部,把理论实践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为协商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支撑。建成“智慧政协”履职系统,用好网络阵地,强化舆论引导,围绕重点项目开工复工、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小镇发展等协商课题,开展“云协商”,组织“云视察”,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扩展协商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