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机带来的巨变
“养蚕,最辛苦的工作是天热时摘桑叶,不仅占人力多,而且容易中暑……这千百年来的困境,由于先进农机的出现,桑农再也不用受采桑的蒸笼苦了。”在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智能化蚕桑基地的高标准桑田边,镇党委书记赵维领说,正是因为引进了高科技企业,才解决了“机械化不足”等制约桑蚕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占地约700亩的世纪传奇生物技术研究院仙龙基地蚕工厂,是永川区与西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打造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点。西南大学设计的采桑机,高大威猛,适合丘陵和桑园里收割桑枝,每年可收割5至6茬。在过去采桑叶常常被浪费的桑枝,也能加工成饲料。
种桑养蚕,多数蚕农都养春蚕、夏蚕、秋蚕。最好的年成,可多养一季晚秋蚕。而在这里工厂化养蚕,蚕房“四季如春”,机器人替代“蚕娘”,蚕宝宝也不再吃桑叶,而是用机械化制造的“桑饲料”,不再受口粮和气候限制,一年可养10批。
“采桑农机的出现更是蚕桑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一环。随着智能化养殖产出的蚕丝不仅数量提高,质量也更加稳定。目前广泛应用于免染服饰、医用缝合线、防弹衣、航天材料、器官支架等众多品类。在重点发展的细胞产业、蛋白产业与生物材料产业成效明显,干细胞项目已经在医院得到应用和储存。”赵维领告诉记者。
夏收农机机械化率已达99%
火热的“三夏”时节里,抢收夏粮、抢播秋粮更是一场“大会战”。近日,北京、河北、山东多地夏收繁忙。一辆辆收割机奏着欢快热烈的丰收交响乐,在飘香的麦浪里往来穿梭,一排排黄了脸的麦子“吞”进肚中,转瞬便“吐”出圆鼓鼓的麦粒。据了解,今年仅北京地区就投入各类农机具1万余台套,半个月内就完成了夏收夏种任务。
做好农机调度和保障服务是夏粮颗粒归仓、秋粮播在丰产期的关键。今年夏收全国有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农机手,610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奋战在麦收一线,数据显示,我国夏收机械化收获占比超过99%。这正是我国农机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标志。
“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董事长张晓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形成了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完成了环节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效机械化的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在持续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晓仑介绍,农机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机工业制造能力与产品国际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农机流通及服务体系也在日益完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正走深走实,为确保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保驾护航。
北斗助力,让农机更智慧
在近期,搭载北斗终端的数万台联合收割机上传位置信息的时间间隔,从原来的30秒,缩短到了5秒。
“一个点位就是一条数据,这带来的好处是农机的轨迹更加密集,计算面积更加精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精准农业技术装备分会秘书长吴才聪表示。“在今年的麦收高峰期,我们的服务器在一天内处理了6亿条北斗数据,这是在团队又一次紧急优化算法和调配服务器资源后完成的。”
在吴才聪团队利用北斗卫星制作的《麦收快讯》里,可以直观地看到全国从南到北麦收的动态情况,机手夜以继日地抢收、收割机马不停蹄地跨区奔赴,都真实地体现在数据里。
北斗赋能农业应用,基于它所收集的大数据,正在逐步改变着我国农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推动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微观层面,可以帮助机手了解自己作业的效率,优化作业路线。在中观层面,收割机制造企业可以根据热点图,更好地布局应急维修车辆和人员。此外,收割机企业还可以通过采集的工况数据,深入了解农机的工作状况。在宏观层面,团队所建立的大数据平台,从在线农机数量、作业速度、跨区路径等方方面面,为我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数据,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吴才聪说。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公布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中显示,在农业领域,全国已有将北斗终端作为标准配置的农机企业45家,已安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10万台。相关数据报告显示,农机北斗终端生产企业预期2023年农机定位检测终端销量为70.35万台,还将比2022年增加36.96%。
“端牢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来说,技术的迭代发展,手段的创新优化,都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北斗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终目的也是如此。”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表示。
农稳社稷,器利农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有赖于农机装备现代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过去五年,我国加快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67%提高到73%。这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完成了环节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效机械化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