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调查研究

深化互信认同 把两岸产业合作做大做强

——全国政协“加强两岸产业合作 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调研组赴鲁琼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修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07日   第 08 版)

▲调研组考察山东青岛台资企业发展情况

▲调研组考察海南台资企业发展情况

▲调研组在山东济南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调研

■ 编者按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今年是大陆出台惠及台胞台企的《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措施”)5周年。5年来,这一旨在让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享受同等待遇的领域和范围更广、获得感更强的惠台措施,台胞们的亲身体验如何?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发展周期中,两岸产业合作和深度融合的重点在哪?顶层设计还需关注哪些问题…… 5月27日至6月3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主题,以问题为导向,赴山东、海南两省开展调研。

“移动协商会”中的共识

“各位嘉宾可以尝试从各个角度观察这个展柜,是不是感觉好像可以直接触摸到展品?这就是高端银镜玻璃180度无反光的效果。”5月27日,调研组一行走进此行调研第一站——位于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台玻集团青岛玻璃有限公司。

台湾玻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一家老牌工业企业,创建于1964年。经历近60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玻璃纤维布生产企业,研发的产品屡获世界玻璃界最高设计奖项。台玻集团青岛玻璃有限公司作为台玻在中国大陆建立的第一家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93年。

“当年来到大陆开厂,也是考虑到台湾本身市场狭小,我们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依托大陆市场,与大陆产业链相互配合。”当天,调研组恰好碰到台玻集团“第二代掌门人”,集团董事长林伯丰到青岛公司督导。

“你们在大陆现在有几家分公司?盈利状况都怎么样?”

“在青岛设厂,你们看重的是什么?”

调研组在公司产品体验厅一边参观可视化语音感应玻璃幕墙、180度零反光银镜玻璃装置、光电玻璃投影摄像头等高科技产品,一边和林伯丰对话交流。

林伯丰介绍,台玻在大陆的投资项目,投资效益目前都不错。现在建了15家子公司,分布在大陆从东到西到中部的8个省市。2017年,台玻青岛公司开始向电子行业拓展,2020年加入AR电子玻璃生产线。“我们看好大陆市场的发展前景,也受益于这里的政策支持。”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杨明杰长期从事对台领域的政策研究和业界观察,走进台玻青岛公司,仍带给他新鲜的观感和触动。“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一轮发展周期中,像台玻这样的企业会发展得更好,因为他们对国家的产业政策领会深入,不仅主动学习,还十分有行动力。他们在深入研究大陆经济发展战略中,始终想的是怎么去自我融入、找到自我的新发展空间。”在杨明杰看来,在中国大陆新一轮发展周期中,广大台商台企需要像台玻这样,跟得上政策,学得好政策,在深入研究中国大陆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带着看向未来的眼光,做好产业设计和布局,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对他们做好政策上的引领和宣导。

“中国旺旺,旺旺中国。旺旺自落地大陆以来,这里确实成为我们投资的‘旺’地。我们现在所在的旺旺济南工厂,是旺旺在大陆规模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自2002年建厂以来,集团已19次追加投资,我们的产值从2002年最初建厂的1400万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26亿元人民币,足足增长了192倍!我们认为,是济南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意识,为我们汇集成蓄势待发的优势,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大陆的长远发展后劲。”5月28日,调研组走进位于山东济南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的台湾旺旺集团山东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传统食品行业起家的老牌台企。

为调研组一行介绍情况的是公司副总经理,来自台湾旺旺总部外派的台籍管理人员林岱右,他的言语中始终透着自豪感和对未来会发展得更好的信心。循着他的介绍,调研组行走在智能化“无人工厂”生产车间,一场有关“何为新旧动能转换”以及“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可以拓展什么、着力点有哪些”的凝聚共识“移动协商会”展开了。

“我觉得像旺旺这种虽然从事的是传统产业——食品深加工业,看似不属于高精尖产业,但它在生产技术装备、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对传统食品加工业有引领、有提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贡献的方面,就属于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的范围。”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王荣说。

“两岸产业合作是一项渐进性的工作,一直在探索的路上。这次来到山东看到的情况,两岸产业合作在山东已经形成很好的基础,2022年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存度达到40%,在鲁的这些台企也从山东市场获得颇丰的收益,未来如何在吸引台湾高端技术产业进入大陆的同时,关注拳头产业比如像旺旺、顶新这些从事食品、农业深加工的台企深度融入大陆高质量发展格局,通过提质增效,在机制、平台建设上,加大两岸产业合作的密度,鼓励台商和大陆相关产业人士对话,促进两岸产业界的深度融合,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此行看到的旺旺、顶新、台玻这些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之路中总结经验,并移植到新引入的台湾优质企业的发展指导中,助力他们在大陆做大做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专职副会长杨毅周也参与到“移动协商会”中。

“来调研前,我做了一些功课。旺旺集团不仅在传统食品加工业深度参与到大陆市场,还在医疗、生物科技等产业有所布局。台湾目前具有产业优势的也是现代生物科技、康养医药、半导体设计制造、现代农业技术这些产业,如果大陆能依托现有的战略与政策,对台商加强国家战略与政策的宣讲、帮助其真正理解,进而将其产业布局融合到国家新发展格局中,我认为两岸产业合作空间巨大。建议在山东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对一些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金石财经制作人曾瀞漪说。

5月30日下午,调研组将“移动协商会”形成的共识与山东省有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

调研组认为,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两岸产业合作基础雄厚,发展动能充沛。当前两岸在数字科技、智能制造、通信服务、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领域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两岸企业家们也在摩拳擦掌,等待时机。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视角,把台企发展放到本地区的产业体系中进行一体谋划,把两岸产业链协作放到本地区的经济循环中进行融合布局。在两岸企业加强合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整合,进一步提高两岸要素流动互联、产业政策互通、行业标准互认的水平。

“在家看的只是数据,出来看的都是生机”

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重大政策主张,是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重要目标。参与两岸产业合作的主体信心、合作动力,关系两岸产业合作的未来。

“你们受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清单的影响了吗?目前盈利状况怎么样?外部环境是否会影响你们对中国市场的布局?”

“海南自贸港台商受益多少?具体的获得感是什么?”

“在大陆从事半导体设计研发,你们得到的政策支持,和台湾比怎么样?技术人员来大陆的工作意愿如何?”

从北到南,一周到访两省五市10余家台资企业和两岸产业合作园区,调研组成员希望深入了解各地对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台商在当地的真实发展情况、遇到的涉及两岸产业合作和同等待遇等惠台相关支持政策的堵点、衔接不畅的问题。

在台胞工作的具体场景,以及面对面座谈中,调研组一行也听到了台胞们的真实心声。

“来到大陆5年,我在安家、子女上学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台湾因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已相对成熟,人才竞争激烈,即便去了台积电、联发科这些头部企业,发展空间也很有限。来到大陆,我们看到了自己职业发展空间的完善通道,我现在也带团队了。”在山东济南世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工作平台,一位年轻的台湾半导体设计工程师向调研组一行分享了他在大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公司一位台籍管理者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其母公司世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台股上市公司股价排名第5高的公司,5年来受益于大陆公司的贡献。因为公司从事的是高端芯片设计端的工作,后期交给台积电生产,所以订单并没有受到外部环境的太大影响。“母公司也非常看好我们在大陆市场的发展势头。特别感谢我们从来到大陆发展伊始,就获得了同等待遇,大陆对集成电路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扶持补贴,比如研发费用补贴、技术合同补贴、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我们都同等享有。”

“此行调研,让我更深切感受到,两岸产业合作在各地不是一个简单的招商引资指标,而是真真正正的‘双向奔赴’,是两岸彼此在产业合作中相互成就。”参与此行调研,触动了杨明杰委员的颇多思考,“平时在研究所,我们看到的是各方报上来的因为外部环境打压而导致两岸经贸合作下滑的各类数据,各地台商到底是撤资了还是增资了?他们对大陆市场如何看?开展两岸产业合作对他们有吸引力吗?此行我听到了他们对此的真实想法和一些信息,我想,这就是脚步走出研究所,出来调研的意义。”

6月1日,调研组在海口与台商们的面对面座谈中倾听到更多心声。

琼台两岛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习俗相似,在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是琼台两岸产业合作的支柱产业。出身台湾水产养殖家庭的洪宜展和调研组一行分享了他在海南实现人生梦想的心路。

1999年,洪宜展从家乡屏东出发,带着“祖传”的石斑鱼养殖技术来到海南创业,深耕这片土地20余年,他在当地培育出的30余种名贵海洋鱼类种苗,销往大陆多地及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今年春节回台湾,老家的很多朋友问我在这里的育种基地什么时候建好,他们也想来这边发展,马来西亚、越南的同行也十分羡慕我在这边的发展,希望有机会也来海南,大家一起干事业。”

洪宜展说,他和台湾的同行都十分看重海南与台湾气候和环境条件相近的条件以及大陆庞大的市场体量,目前他在海南文昌、琼海、陵水和乐东等地都建立了养殖基地,他还有幸参与了中国与菲律宾合作的“一带一路”项目,为中国赠送给菲律宾的东星斑鱼苗提供种苗、饲料和技术支持。

“海南2025年就要全岛封关,我的事业发展思路更加明确了,我们正在构建的海南育种—东南亚养殖—成鱼产品经海南回销内地市场的产销循环,得到海南自贸区免税政策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更快实现这个目标。同时,大陆的市场足够大,消费需求会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十足,未来我还将探索观赏类热带鱼的种苗繁育。”洪宜展如上一番人生大梦的分享,触动了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联络部部长张庆盈的思考。两岸间的产业合作如何带着更开阔的眼光,拓宽合作思路,合力走向更广大的市场?她说:“两岸间的产业合作不一定非得是台湾的企业来大陆发展,大陆企业进入岛内投资,还可以是依托已建好的双方优势产业链,共同携手走向东南亚市场、‘一带一路’市场以及世界更广阔的市场。”

把“家里人的事”办好

“台胞向我们提出的建议和诉求,都是建立在他们想在大陆长期生活和从业,基于对大陆的深入认可之上的。我们要帮着他们呼吁和推动,助力国家对台政策更加务实、让台胞的获得感更强。他们提出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促进。”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王荣表示。他曾在台商聚居的江苏省长期工作,对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情况和诉求有深入了解,此行调研收获不少新思考。

“我发现不管是在山东的老台商,还是海南的新台商,他们提出的要求都具有新时代的新特点,比如他们不再是简单地谈投资环境和投融资层面的支持,而会关注子女在大陆要上好学校、家人要在大陆缴纳社保以及自己台胞证的具体同等待遇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反映的是他们内心已在考虑自己的家庭如何能够在大陆安下来,他们已经把大陆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王荣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杨明杰对此有同样的感受。在海南博鳌乐成颖奕国际医疗中心,他与一位台籍青年医师交流时得知,几位在美国获得脊骨神经科医师执业资格的台籍医师,2022年受聘来到中心发展运动康复中心工作,但在办理大陆执业医师注册科室时发现这个专业还没有纳入大陆执业医师科室的专业范围内。不过,令这些台籍医师十分开心的是,这一问题暂时有了折中的解决办法。该中心在与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反馈这一问题后,海南省政府站在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与台湾同胞分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机遇以及先行先试的担当精神角度深入研究,在今年2月13日下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向香港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专业服务市场职业资格“港证琼认”的实施办法,只要在香港特区取得相应科室的医师登记,就可以在海南执业。

“两岸产业合作,深度融合的重点要放在人才吸引上,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也要把人的因素抓住。经济的融合交流,会促进两岸民间更深更广的心灵互见和走亲走近,加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也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建议从有利于两岸民众相互了解认知与有直接感受的公共政策入手,以‘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为原则,加快推动两岸合作深化,使台胞台企能够在大陆新一轮发展进程中寻求、把握新的发展契机。”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上海市委会主委刘艳建言说。

调研组认为,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具有探索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研究出台更多务实灵活、符合台企台胞需求的政策措施,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实施一项的标准,让在陆台企台胞有更多获得感、融入感。同时,要围绕两岸产业深度融合,瞄准打造两岸共同市场目标,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为台企台胞办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在推进两岸产业合作中深化互信认同,实现两岸心灵契合,为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打牢坚实基础。

2023-07-07 本报记者 修菁 ——全国政协“加强两岸产业合作 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调研组赴鲁琼调研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088.html 1 深化互信认同 把两岸产业合作做大做强 46,08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