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周刊

积极推动建水紫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主讲人:田静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0日   第 11 版)

▲田 静

▲ 建水紫陶制陶技艺

▲ 田静委员给学生上课

主讲人简介:

田静,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紫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多次在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展出,并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日本、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及中国香港等地区展出;其作品还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省、州博物馆,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2022年在北京荣宝斋成功举办“薪火传承——田波田静紫陶艺术”个人作品展。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不仅十分关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还多次提交提案、提出建议,为非遗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编者的话: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陶瓷,是中国文化的灿烂符号,制陶传统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建水紫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烧制技艺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非遗持续升温,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新动力、新希望。如何让非遗融入生活,如何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华文化传承?本期讲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田静通过多年来对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这项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践与感悟,带领大家走进建水紫陶的优美世界。

悠久绵长的古城古韵

我的家乡——云南省建水县,古称临安府,位于云南南部,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千年古城”的美誉,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之地。建水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诸多,具有元、明、清各朝代建筑特点的寺、庙、塔、楼、桥和民居达500余处,素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

云南建水自古便是人杰地灵之地,自唐以降,筑城于兹,雄镇滇南,已逾千载。建水紫陶是我国四大名陶之一,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汉唐,历宋元,兴盛于明清时期,民间素有“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清末紫陶”的说法。近代以来,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使得建水紫陶在窑开遍地的中华大地独树一帜。历经千年时光中——瓶、炉、瓯、盂、罐、钵、壶、汽锅、烟斗……儒、释、道的精微甚深借由建水紫陶这个载体,留下的不仅是斯文在兹、上善人家,更有着古典中国之美的具象与彰显,随着一件件的器物沉淀于日常。

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建水人,在我的记忆深处,最初接触到紫陶是在自己的儿童时代,来自奶奶火上炖的“汽锅鸡”、爷爷珍爱的“大茶壶”,家喻户晓。记忆中的紫陶从未离开过日常生活,当自己对紫陶有概念的时候,各式各样的紫陶就开始走进我的视野,水缸、烟斗、酸菜罐、油罐、盐罐……源于生活归于生活,这也是建水紫陶最初的样子。

由于自小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与紫陶的结缘,这种结缘也成为我在青少年时期第一次见到碗窑村师傅们在家制作紫陶的样子,以及老师傅们对一个小年轻人的倾囊相授。1998年,出于对紫陶的爱,抑或是古城文脉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开始拜师学艺,学习紫陶制作,至今已20多年。刚开始学紫陶技艺的时候,正是紫陶技艺传承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时候,学习紫陶技艺需要走街串巷拜很多的师傅,东家学拉坯,西家学刻填,南家学烧制……师傅们的制陶工具就放在家里的某个角落,不是专门的工作坊,也不是专门的职业,作为农耕生活的一种延续,制陶是师傅们填充农闲时光,用技艺贴补生活的侧影,而“家”就是一代又一代制陶人传承技艺的起点和终点。

紫陶技艺的分散不利于传承也不利于创新,这是我学艺过程中最深的体会。学习路上的艰辛,让我开始反思如何更系统地保护并传承紫陶技艺。2004年,我成立了自己的紫陶工作室“陶茶居”,当时整个建水县的紫陶工坊屈指可数。陶茶居工作室刚成立时候也就七八个人,虽然人少,我仍然希望它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工作室,从和泥醒泥,到拉坯成型,再到烧制出窑,要做出精美的器物,任何环节都不敢怠慢。带着这样的心愿,我几乎走访了建水县所有制作紫陶的老师傅,拼凑几近失传的古老技艺,最终收集、挖掘、整理出紫陶烧制技艺的108道工序。

这108道的传统制陶工艺流程,是对“窑火不断、传承千年”的建水紫陶制作技艺进行规范解读,造就了紫陶“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让“千年记忆”真正成为流程清晰、律秩严谨、环环相扣的技艺。

独树一帜的制陶技艺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2008年,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统技艺“淘泥十二炼”“成型七十二技”“冶陶二十四法”的108道工序,造就了建水紫陶泥料细、胎壁厚,具有耐高温、散热慢、透气好、能防潮的特点,特别适合普洱茶、白茶长期储存,用作茶饮器具,能还原真实茶汤,口感一流。另外,独特的“阴刻阳填”工艺,形成了建水紫陶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与魅力。

1.“淘泥十二炼”

十二地支源于天象,是上古时期先民们通过对自然界长期观察所积累的经验,用于纪时、纪月,与天干相合则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道家成说之后,地支便被纳入《易经》八卦体系,十二地支配以五行,打开了古人们探索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勘、采、甄、研、配、浸、濯、澄、沥、曝、练、藏”,此为建水紫陶最为古老的“淘泥十二炼”之法,暗合十二地支之说,十二道工序,十二个时辰,十二个月份。建水紫陶那细致无砂、腻如肌理的膏泥,便是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孕育而生。

探矿鉴土为“勘”,掘土集料为“采”,择优去劣为“甄”,碎块磨细为“研”,陶土调和为“配”,搅拌融水为“浸”,过筛淘洗为“濯”,沉淀砂砾为“澄”,浆泥脱水为“沥”,晾晒蒸腾为“曝”,排气除空为“练”,窖藏去燥为“腐”。其中“配”之一炼,与五行相生相克之理相应,乃建水紫陶泥料调配之不传之秘。经此十二炼,藏腐经年,方可制器,此为建水紫陶泥中精料。

2.“成型七十二技”

《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仗得建水厚土,陶泥优沃,然良材美质,巧工襄助方得良器。以建水陶泥制器成型,无七十二技,不成器也。

建水紫陶制器工序繁复,所含技艺甚广,细究下来又何止七十二技。盖因古人笃信五行之说,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一岁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化生长育,一岁之功,万物莫敢不成。”(三国·王肃《孔子家语·五帝篇(注)》)七十二技所呈现的不仅是手工技艺,更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表征,折射出陶事与百姓生活的休戚相关,也正因这份休戚相关,才使得这些技艺得以承继至今。

新泥性躁,入窑易裂,难成器也,不若经年藏腐老泥,沉敛、温润,厚积薄发。制器,从膏泥取出的那一刻开始。

第一,醒泥,有“踩炼、捶打、揉捻”。这是耗时耗力的过程,每一寸膏泥都必须经过足够的挤压才能将积藏的气体排出,并进一步平衡水分,若是膏泥不够紧实,湿度不均,烧制后的陶器表面就会出现气孔,甚至变形、开裂。

第二,拉坯,有“定样、定尺、上泥、打窝、起泥、打水、初塑、准高、整型、取坯、晾坯”。每一位拉坯的匠人都对将要经手的器型、尺寸了然于心,轮盘上泥,一系列的技法只为完成第一次艺术造型,将平面的线条转化为立体。

第三,粗修,有“沾水、拍正、修底、度量、修型、打线、线刮、光坯、修口”。器型初定之后,需要通过粗修的一系列技法完成第二次艺术造型。

第四,装饰,有“打稿、勾、写、绘、意、描、錾”。湿坯装饰,是建水紫陶独特的装饰手法,打稿定样之后,于器坯上运用各种技法进行书画创作。使得陶器艺术性地表达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

第五,刻填,有“沁坯、划线、镂刻、单刀、双刀、针刺、剔泥、修润、配彩、浸润、调匀、填泥、充压、保湿、排气、刮坯、回湿、捂坯、刮面、阴干”。刻填工艺,俗称“阴刻阳填”,此处所讲的“阴阳”并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高深,有的只是最为浅易的表达,将阴刻挖去的部分以彩泥填充盈实,如此,阴阳合一。作为建水紫陶特有的装饰风格,运用技法繁复,且需反复填泥、回湿、修刮,着实不易。

第六,精修,有“修线、磨面、呈图、推光、里修、琢壁”。精修,被称作第三次艺术造型,去除有碍观瞻之处,通过技法着重对器型的线条,装饰图案予以修整、琢磨。

第七,塑型,有“塑、拍、流、把、钮、钻、调、粘、接、校”。塑型,用于无需拉坯,手工成型的器皿,如壶、汽锅之类。通过技法塑型,黏接整合为器。

第八,器检,有“检坯、微修、候干、精检、整口、干修”。膏泥较高的水分含量决定了在不断制作的过程中,器坯本身随时在发生着变化,收缩、变形、鼓泡……需要一遍又一遍检视与修正,耗时良久。

然而历经七十二技的器坯,并不能马上入窑烧制,需经漫长的等待以达“中正平和”之境,方才得以入窑。中正,自是指器坯型正无缺、平和,意味着器坯达到稳定状态,不会因为干湿不均而导致烧制时撕裂和变形。

3.“冶陶二十四法”

清·唐英《陶冶图说》中记载,产陶之地,以陶来四方商贩、工匠,“借此食者甚众。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稌。”以陶为营生的工匠、商贩,也如靠天吃饭的农人关注天气与粮食一般,关注着窑火与陶器。农人以节气指导农事,工匠也自有其法从事生产。

临安的制陶工匠,便将冶陶之法与二十四节气相合,创“冶陶二十四法”指导陶窑烧制。因缘和合,万物相生,如果说二十四节气所解读的是自然的语言,那么“冶陶二十四法”所破解的便是烈火的密码——

“采伐、备柴、甄坯、刻底、支钉、入匣、祭窑、装窑、封门、点火、预热、升温、中温、侧投、高温、停火、封膛、冷却、敬神、启门、出窑、去钉、清洗、甄器。”

柴窑所用,非活木不取,林场采伐之后便直送窑区,规制尺寸,人工劈锯,劈好的木柴并不能马上使用,需得经过三到六个月的暴晒方能入窑为薪。历经层层工序的器坯,却并不全都拥有入窑浴火的资格,还需通过精心甄选,确保每一件都近乎无暇。甄选出的器坯会在底部刻上名号,年份,以做标识。而后将手工搓制的泥钉黏于器坯底部,以作固定,如此放入匣钵中的器坯才能保持平稳。

祭窑源于古时窑口祭风火神的习俗,祈求火神庇佑,一切顺利。祭神之后才能拆开窑门。

装窑,就是将装有器坯的匝钵送入窑内。看似简单,却是传统柴窑烧制技艺中最主要的环节,窑位排列,直接关系到窑内作品烧制的成败,一般窑师若无十几二十年烧窑经验的总结,是码不好窑的。这也正是陶瓷工艺最核心的技术所在,古代官窑皆如是。

待所有匣钵皆按窑师要求入窑完成后,以砖块将窑门封死。检视之后,清理窑区,闲杂人等回避,方能点火。低温预热,需小火昼夜添薪至第二日。气温、湿度等外在条件,都会对柴烧龙窑产生影响。倘若遇上低温阴雨,将会对接下来的升温造成一定困难,古时节气所指导的不仅是农事,陶事亦然。第三日进入中温烧制阶段,投柴频率开始加快,投柴频率控制着窑火温度,这一阶段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平稳。经过前三日蓄热,第四日开始高温烧制,投柴的数量和频率越来越大,窑内火光变得愈加灼眼,窑师开始指挥所有窑工运柴、投柴,火窗侧投尤为重要。何时停火决定这满窑作品的成败,窑师的压力可想而知,需要丰富的经验,更要有敏锐的直觉,窑师宣布停火之后,窑工会清理好窑区,将窑膛封好。此时的窑炉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来释放热量,逐步冷却。

三日后,敬神启门,拆除窑砖。窑工将匣钵逐个搬出,匣钵在高温烧结后容易粘在一起,必须用巧力敲开,确保匣钵和作品万无一失。出窑的作品底部都会带着支钉,有的因高温和作品粘在一起。这个环节必须万分小心,稍不留神就可能使作品底部出现破损,所以必须认真、专注,运用技巧。由于高温,灰尘也会紧紧附着在作品表面,需要耐心清洗,打磨,才能将灰尘去除。

《荀子·礼记》有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黄帝内经·素问》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古人认为万事万物,皆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冶陶工事不外如是。碗、瓯、碟、盏之类,属阴,七日成器;壶、瓶、罐之类,属阳,八日成器。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烧制所耗时长,因器而异。最后,清理好的作品合于一处,分级定品,劣去存精。

古老的历法不仅指导着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引领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今人只觉古老神秘、遥不可及,可其实那些原本的玄奥晦涩,早已在不经意间化繁为简,融于生活,融于传统,融于文化。

“淘泥十二炼”“成型七十二技”“冶陶二十四法”,由膏泥到器坯再到烧成,108道工序,律秩严谨,环环相扣,这份最为完整的传统制陶工艺流程,正是建水紫陶器韵神魂之所在。

不遗余力地传承非遗

作为一名紫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坚守初心,讲好非遗故事、传承非遗文脉,这是我们担负的光荣使命。同时,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也是每一位代表性传承人的愿景。

首先,要加强保护。非遗保护不仅限于每一个非遗项目本身,更要沉下心对项目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技艺技能、生产生活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守护好非遗生长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土壤。如通过对传统技艺不断地挖掘、整理,形成的建水紫陶108道完整工艺记录,这就是紫陶制作的根与魂。多年来,我们连续开展“小小传承人孝亲课堂”,主要面向6岁至12岁的儿童,以“亲情、亲自然、亲乡土”为主题,围绕建水紫陶非遗技艺和民俗传承进行讲授、开展活动,就是要让滋养建水紫陶独有的文化氛围更好延续。

其次,要加强传承。生产是非遗技艺能够传承的基石,传承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实现活态化传承的主体。为了培养更多传承人,我从2008年开始免费带学员,为年轻人学习紫陶技艺搭建平台。2018年,创立了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开展紫陶技能公益培训班,为参训学员提供免费的教学场地和设施设备,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公益加非遗的传承模式。十多年来,先后有1300多名学员在中心学习建水紫陶传统技艺,这不仅保护与继承了建水紫陶传统技艺,还为行业培养了众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

再次,要源于生活、融于生活,为民之所需。作为非遗的制陶技艺,是祖辈们传下来的手艺,凝结他们的智慧与经验,而传承人生活在当下,那么我们所创作的作品就要融入现代生活。传承人一定要拓宽视野,关注当代生活,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如果每天只是守着自己的手艺,在方寸之间靠冥想来进行传承,手工艺是难以拓展和转化的。想要让自己的手艺和造物活在当下,创作者就必须要了解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审美、风俗习惯,要了解时代生活的形态,知道什么样的手工作品能够匹配当下的审美需求。比如,随着普洱茶的风靡,我们找到了新的切入点——茶器融合,从储茶罐、储水罐,到茶壶、茶杯,紫陶蕴含的文化特征与茶的艺术不谋而合。手工艺是用双手传递一种温度、一种态度,那么我们所制造的器物,不应高置于玻璃柜中让人膜拜,最好的手工器物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并且有历史的承载,有技艺的生命力,在人们使用的时候,呈现出自己的光芒与温度。

最后,要传承技艺,还要传递人生态度和文化精神。非遗技艺不是炫技的,技艺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所秉承的人生态度以及所传递的生活方式,都是我们应该传承下去的。比如,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云南的普洱茶尤为著名,为了让陶与茶结合得更加紧密,传习中心围绕制作好用、好看的传统茶器为授艺重点,力求学员每件作品必须在完整传统工艺流程下精心手作,力争让每一名学员掌握完整的传统技艺,为的是不仅能够让他们养成一种专注坚守、追求卓越的创作态度和积极向上、坚定信念的人生态度,还希望他们从中了解中国茶和紫陶技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非遗传承实践中,我注重用好这一平台。自2018年起,我便积极为非遗传承工作发声。如,2019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加大云南边疆地区非遗传习建设助力脱贫的提案》,建议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非遗手工技艺地区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非营利公益技能培训机构,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创新模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两会”期间,我又提交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的建议》提案;2021年,还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2023年“两会”期间,又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建议》等。不管是作为政协委员,还是作为非遗传承人,我都有责任将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这个非遗项目传承下去,让这份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艺术价值得到真正地传承与弘扬。

今天的建水紫陶,已经有超过5万人的相关从业者,一家一家的紫陶工作室遍布古城,保护、传承不再是一件岌岌可危的难题。今天的建水紫陶,依然有着脱胎于五色土的质朴土味,这土味,是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世代的乡愁记忆,也是活在当下生活中的幸福感受。

2023-07-10 □主讲人:田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203.html 1 积极推动建水紫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46,20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