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我国再生资源年回收总额超万亿元——

助力“双碳” 再生行业“钱”景无限

本报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3日   第 06 版)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废旧的动力电池如何处置?越来越多的废旧家用电器又该去往何方?日前,在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成立3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表示,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等作为被利用一次后还可以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资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逐步增强,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年回收总额超万亿元,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

专家同时表示,随着未来国家对物资再生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回收利用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再生行业有望迎来更多商机,发展潜力巨大。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退役潮,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市场潜力巨大。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告诉记者。

据公安部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1年增加526万辆,增长67.1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3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23.05%,与上年相比增加240万辆,增长81.48%。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2018年的107万辆到2022年的53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也表示,从利用回收情况看,2022年我国回收利用的废旧动力电池达到了10.2万吨,今年1—5月份,回收利用了11.5万吨,回收步伐明显在加快,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

“协会十分注重动力电池退役领域,随着产业发展,行业规范不断完善,产业链整合度不断提升,回收体系将更加健全。未来汽车生产、电池生产等企业之间将建立更为有效的合作机制,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通过与汽车厂商展开密切合作,促进电池回收产业链上下游战略联盟与合作更加深入。”许军祥说。

许军祥同时还表示,下一步,协会将更加注重推动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让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动力电池溯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落实,未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监管将更加完善。

同时,随着国家加强对已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等有关政策衔接,健全电池回收行业财税激励等支持政策,将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或设立产业基金,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关键技术和装备的产业化应用。

物资再生助力“双碳”目标

废旧动力电池只是物资再生行业的“冰山一角”。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等多个品类都是不可多得的再生资源。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三十周年特别版)》(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在2006年至2022年实现了快速扩张,回收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6.33%。其中,2022年主要类别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37067.7万吨,较2006年增加261.32%。

“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创造出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许军祥说。

在废旧物资种类中,废钢铁是回收量最大的品种,占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以上。

据介绍,在钢铁制造过程中,废钢代替铁矿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工艺流程较短,减碳效应明显。

在许军祥看来,物资再生行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发展物资再生行业,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可以有效减轻环境承载压力。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也发展迅速。

经过10余年发展,形成了以上市公司、集团企业、特色企业为主的多样化发展格局。废电器回收处理量超过每年8000万台(套),废电器回收率超过40%,10余年间不仅保障了铜、铁、铝、塑料等近千万吨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废电器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实现资源环境效益双丰收。

同时,物资再生行业也成为吸纳城乡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多家,以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许军祥说,近年来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逐年攀升,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回收网络,集回收、分拣、集散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渐完善。

从报告来看,2022年十个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1亿吨,同比下降2.6%;回收总额约为1.31万亿元,同比下降4.0%。废钢铁是回收量最大的品种,占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以上。

行业面临回收网点覆盖率不足等问题

当前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呈现出回收体系逐步完善、产业聚集初具规模、“互联网+”广泛应用、规范程度逐步提升等特点,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不足是该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根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要求城区每2000户设置1个回收站点,乡镇每2500户设置一个回收站点。

许军祥介绍,现阶段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中,但覆盖率较低、缺少配套分拣加工设备、运输储存不便等问题突出。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回收网点不足的问题更加明显,居民再生资源的交投、处置渠道不畅通,导致资源回收效率低下。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偏低也阻碍了物资再生行业的发展。”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中,8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受到技术、成本等多因素影响,粗放拆解、处置混乱、“二次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附加值不高,规范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物资再生行业标准缺失阻碍行业规范、技术研发环节存在明显短板。

许军祥表示,下一步,协会将做好行业统计工作,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建立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标准体系,加强质量认证。努力构建绿色供应链,促进物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协会也将进一步加快推动行业绿色改造升级,不断扩大绿色行业规模,培育绿色行业新动能,加强行业信息沟通和联合,提高物资流通现代化、集约化水平,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与社会各界一起、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2023-07-13 本报记者 王菡娟 我国再生资源年回收总额超万亿元——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376.html 1 助力“双碳” 再生行业“钱”景无限 46,37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