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政协新闻

成都市政协围绕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开展专题协商

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刘珊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1日   第 07 版)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常住人口达2126.8万人,成为全国第四个超过2000万人的超大城市。人口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事关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日前,成都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部分市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与省、市22个相关部门和单位代表围坐在一起,就“城市资源禀赋约束视角下成都市人口承载力”课题开展专题协商,进行互动交流。会上,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结合成都发展规划、资源环境禀赋现状,就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

“持续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提高成都人口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目前成都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的现状,邓国营委员呼吁,应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提高大气环境承载力;降低水资源风险,有效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打造多元能源供给格局,提升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区域极核城市,城市能级快速跃升,带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快速增加,成都市环境承载压力将越来越大。如何在大气环境约束下,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赵锐常委认为,应在持续聚焦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智慧和科技治理,提升监管效率。同时,应评估碳源碳汇平衡关系,促进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挖掘低碳标识潜力,壮大城市新型业态;聚焦绿地规划与建设,扩绿增效齐头并进。

“成都市中心城区早高峰通勤总量达550万人次,单程平均通行距离9.2公里,平均时耗37分钟”“市中心城区高峰路网饱和度约0.65-0.7,平均行程车速21.9km/h”“通勤拥堵路段主要分布在连接五城区与高新南区、天府新区‘职’‘住’空间的最短廊道上”……谢尚英委员针对交通约束视角下成都人口承载力的分析让与会人员眼前一亮。她建议,应以提升绿色交通服务水平为重点,通过做优城市交通绿色出行网络、优化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结构、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智慧化水平等举措,构建“一体衔接、融合高效、以人为本、转型提质”的超大城市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

“超大城市粮食保供能力”也是许多委员关注的焦点。郑顺林委员在对成都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后建议,应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加快种业创新和转化,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和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整体效益;推进粮食仓储和流通设施升级,提高供应系统能力;建立保供全流程支撑体系,提升粮食系统治理水平。

“这次常委会的协商议题,也是市委在主题教育中布置的重点调研课题。”成都市政协主席张剡表示,下一步,成都市政协将紧扣提升城市人口承载能力这一主题,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问题,扎实调查研究,务实转化成果,不断提升政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成都实践的贡献率。

2023-07-21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刘珊 成都市政协围绕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开展专题协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812.html 1 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46,81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