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场报道——

溯源体系“火眼金睛”识“李鬼”

本报记者 张园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2日   第 02 版)

武夷山大红袍、牛栏坑肉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这些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茶品,消费者能不能辨识其是否来源于正宗产地呢?

“我的回答是:不能。”

全国政协7月21日召开的“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诉出了地理标志产品面临的侵权困境。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连接着产品、品质和地理来源,是产品品质、特征、信誉的标志。然而,商标侵权问题让这份品质在消费者心里打上了问号。

据了解,深受冒名之害的不只茶叶。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海华介绍,目前五常大米年产量70万吨左右,但每年挂着五常大米品牌的销售量却达到1000万吨。

面对市场上的“李鬼”产品,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品牌声誉?委员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建立地理标志产品溯源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曹鹏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发起建立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统一溯源体系,一物一码,为地理标志产品提供统一‘标识’认证,并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提供可信防伪认证和全流程数字化溯源服务。”“利用大数据、小程序等为消费者构建准确便捷的查询平台。”何一心补充道。

“因溯源系统使用不具有强制性,缺少法律法规支撑,所以没有实现全覆盖。”张海华介绍,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 (试行)》,缺少对地理标志品牌进行有效保护的专门规定。“同时,部分农户、农业合作社及米业加工企业因溯源费用导致成本增加,不愿纳入溯源管理。”张海华分析当地实际情况后进一步建议,应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加大扶持补贴力度。

而除了帮助消费者“火眼金睛”识别产品真伪,溯源系统也为打假维权和行政执法提供了遵循。在溯源系统基础上,有关部门、平台能够及时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有力打击。张海华建议:“实行联合维权,组织专项行动并完善工作机制,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公安部门配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维权专项行动。”

建立健全溯源系统,提高造假售假成本,降低产品冒牌率,将有助于地理标志品牌进一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2023-07-22 本报记者 张园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场报道——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852.html 1 溯源体系“火眼金睛”识“李鬼” 46,85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