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透地雨中思新变

王树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4日   第 07 版)

炎热的夏天,闷得让人难受。好在一入伏,便开始了接二连三的阴雨连绵。擎一把雨伞,徜徉于故乡的林荫道,突然就生出许多灵感。

地,在变。

儿时的故乡,是白茫茫一片盐碱地。即使在万物葳蕤的盛夏,也总是斑斑驳驳,绿色盖不住白色。与这破败景象对应的,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最原始的劳动记忆:砍草、拾粪,为刚刚出土的秋粮定苗。如今60年过去了,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可眼前的景象,却成了王安石《后元丰行》诗里说的:“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用乡亲们的话说就是:“垄头这端推一推,那头都动弹。”朴素的话语既生动,又形象,把庄稼旺长的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为何同一片土地会变得如此不同?一是因为种植规模化了。近年来,农村通过土地流转、集中承包等方式,实现了规模经营,大型农业机械也有了用武之地。不少农户家的壮劳力,还成了农业承包公司农业车间的职工,除了拿土地流转的收入,还可以挣一份工资。

二是因为科技含量高了。随着人们种田理念的转变,在以粮为主的前提下,不少地方都建起了设施农业大棚,生长着亩收入三四万元的各类农作物。尚堂镇的西红柿大棚,眼下正进入采摘高峰期,等待收购的汽车天天排起长队。严务镇过去是个穷地方,30年前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还在为解决海浸区群众吃苦水的问题拼搏。如今,这里的人们不仅早已喝上了甜水,甚至还种出了6000多亩长势喜人的水稻。水肥一体排灌、无人机起飞灭虫,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人,也在变。

如今回到乡下,如果不是早就熟悉的人,往往很难分辨出谁是农村人,谁是城里人。即使是年龄在60岁左右的人,也都穿着入时,言谈新潮。这得益于农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和越来越发达的网络信息,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人们交流的共同点越来越多。

文化水平高了,人的心气自然也就高了。现在,让孩子上学、接受高等教育,早已是农村人的共识。今年,只有33万人口的小县庆云,就有1600多名学生进入高考分数提档线,其中不乏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的“高才生”。在当地谈及此事,从莘莘学子到白发翁媪,全都为学生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不仅如此,如今,农民们对经济发展目标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庆云县粮食单产一直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和乡亲们谈起种粮食,大家异口同声的目标都是“吨半粮”,并且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经验。交谈中,人们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思想拍手叫好,说这才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天下太平的根本保证。尤其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大食物观的提出,全都说到了农民的心坎里。有了这些措施做保证,农村不仅会越来越好,将来还会成为许多城里人羡慕的“风水宝地”。

走在故乡的雨中,回味起这里土地和人的变化,思绪就如这场久旱后的甘霖,让我心底的禾苗呼呼地往上蹿,似乎玉米拔节抽穗的声音,都在我的骨缝里“咔咔”作响。我喜欢这场透地雨,更喜欢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伴随着雨点敲击雨伞的旋律,我徜徉、我放歌,我们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路上……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07-24 王树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934.html 1 透地雨中思新变 46,93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