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政协“好声音”助解市政道路安全难题

——上海市奉贤区少数民族界别政协委员合力共写“委员作业”

徐胜强 本报记者 顾意亮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5日   第 04 版)

7月20日,上海全城大雨。多区达到暴雨程度,部分城区降雨达206.7毫米。但奉贤区政协委员王国友却说:“现在看来,问题不大。”

雨这么大,怎么就问题不大了?

原来,区政协少数民族界别在今年奉贤区“两会”上提交的《关于引入预养护工作机制,助力提升新城市政道路管养水平的建议》的集体提案被落实了。

雨中的路,问题不大了。

路,怎么就淋不得雨?

“彼时,我刚上任奉发集团安全部经理一职。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运河北路某处下卧式地道由于持续下雨引发积水,造成临时封路。”王国友说。

“一时间,公安、应急部门等迅速响应,出动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抢险。”据王国友回忆,该路段竣工交付使用后未及时移交养护,若此次抢险不及时,水位再上涨2公分,将会造成投资200多万元的下卧式排水泵站报废,进而影响车辆通行,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参与组织抢险的经历,在王国友心湖投下了石子。他迫切想要知道类似这样的工程还有多少,一番调研下来,王国友吃了一惊。他敏锐地察觉到,养护环节的缺位,是造成市政道路在竣工使用后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王国友准备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深挖市政道路竣工完成却缺乏养护机制的原因。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区政协少数民族界别的其他委员知晓了这一情况,纷纷加入“头脑风暴”的行列。

“我是警务工作人员,安全至关重要。”王亚壮委员对于这个提案构想非常有共鸣;叶圣禧和李波委员也很想出份力,“我们可以翻阅有关资料、书籍,开展实地调研,提出更多好建议”;朱涤非委员说:“大家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说观点,发散思维,才能提出好举措”……在“丹若贤心”微信群里,5位委员谈观点、提意见、说建议。

提案要写实,还需要借助“调查研究”这个法宝。委员们热情满满、兵分几路,有委员走访基层社情民意征集点,梳理区城运中心“12345”市民服务热线相关内容,进一步搜集了解百姓关于城市交通出行的诉求;有委员与区建设管理委、奉发集团施工方、新城公司、交能集团等深入交流,了解问题症结。

更深的问题被挖掘出来——新建市政道路工程一经竣工验收立即投入使用,而养护移交的过程少则1年,如遇规划、土地和分段施工等因素影响长则3-5年。由于原施工单位只按合同要求进行保质期履约,养护单位缺失,致使这些工程长期处于非专业养护状态。

此外,有些市政道路工程涉及下卧式排水泵站、大中桥梁等复杂分项工程,需要专业化的养护队伍进行专业养护,才能达到预期养护效果,而原施工单位大多不具备专业养护能力。

《关于引入预养护工作机制,助力提升新城市政道路管养水平的建议》在奉贤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后,很快引起提案主办单位的高度重视。

在提案办理推进过程中,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多次召集建设施工单位、新城公司、交能集团等,与委员们实地讨论、现场调研,对“顽疾”开展综合治理,明确“旧账销项、新账不欠”——对于涉及多部门的,由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牵头,协调组织各方,明确各方职责,推动问题顺利解决;对于尚未完成交工验收、竣工验收的项目,也将督促建设单位切实履行职责,根据规范要求及早完善移交接管手续。

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奉贤区政协少数民族界别委员始终与职能部门同心同向、聚焦聚力,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委员作业”。

2023-07-25 徐胜强 本报记者 顾意亮 ——上海市奉贤区少数民族界别政协委员合力共写“委员作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974.html 1 政协“好声音”助解市政道路安全难题 46,97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