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古有花木兰弃织从军,而今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镇丰登村,杨成兰却是放弃城市生活,返乡传承侗布织染技艺。
丰登是一座古朴的侗族村落。杨成兰上学读书之余,跟着母亲和外婆学习织布、染布,心里埋下了对侗寨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敬佩。
2004年,杨成兰考上贵州民族学院(今贵州民族大学)音乐专业,成为丰登村第一位大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完成学业。毕业后不久,杨成兰进入贵州民族大学教书。
作为侗寨女子走出大山的榜样,在村民羡慕称赞之时,杨成兰的抉择却出乎意料。
“2016年,我回家过春节,发现亲友家上好的侗布被堆放在屋角,不用也不管,我就发微信推销。没想到,几天时间,全寨的土布都卖光了。”由此,杨成兰毅然返乡织布染布,重拾童年记忆,焕发侗布生机。
走出大山不容易,返乡创业更艰难。
首先是村民思想观念守旧,传统侗布是自用,从未当作商品销售。“开始,只有一位70多岁的手艺人答应给我做几米布。”杨成兰说,“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我提前支付村民工钱,不论织染效果,先照单全收,愿意做的手艺人越来越多了。”
其次是创业资金困难,手头只有4万元启动资金。但杨成兰凭着对侗布的挚爱,成立了榕江县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自己组织村民织布、染布,丈夫负责在电商平台销售。
侗布织染原料来自侗寨的田间地头,生产工艺复杂,选棉、轧花、搓棉、绞纱、排纱、捡纱、织布、染布、捶布、蒸布……经过30多道工序,将棉花制成布需要大半年时间。
“侗布产量低,但它纯天然,无污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们村的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杨成兰说。
2021年,杨成兰的网店销售额超过200万元。这一年,她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成为第十四届榕江县政协委员。
作为县政协委员,杨成兰多次针对当地就业情况建言献策。其中,《关于吸纳乡土人才、留住人才 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提出后,县政府出台文件,号召成立乡贤会和校友会,助力乡村振兴。《关于扶持农村妇女居家就业的建议》提出后,在栽麻镇的支持下,杨成兰组建了榕江县倚山人传统织染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栽麻镇29户113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到“倚山人”集中织染,每人每月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2022年,杨成兰着手将“倚山人”扩建为非遗侗布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侗布文化应用馆、植物色彩工坊、侗布纺织馆、侗布文创馆、侗布主题民宿、侗布文化研习中心等,预计2023年10月完成,届时将带动就业人数达1000人。“我们还与‘蓝染文化’项目合作,建设蓝染工坊,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杨成兰介绍。
花木兰从军,留下一段忠孝节义的美好故事;杨成兰返乡,奏响一曲飞出大山的时代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