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调查显示,河北20%以上的家庭有入托需求。然而,委员们在调查中却发现: 一方面,3岁以下小孩需人照看;另一方面,托育机构托位不能满员。如何有效破解托育供需矛盾,鼓励育龄夫妇生育?
年初,河北省政协将“支持普惠托育发展,推动生育政策完善”列为专题协商重要议题。自3月份开始,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研究制定方案,多次组织相关省直部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讨论普惠托育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学习外省经验做法。在7月12日召开的专题协商会上,主持会议的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徐春芳希望委员、专家踊跃发言,与部门充分交流,为推动全省普惠托育工作凝聚智慧和力量。
在社区大范围入户调查后发现入托需求的确很大,于是,石家庄市长安区银龙一社区开设了幼儿日间照料看护中心。社区党委书记张彩红介绍,看护中心引进专业化托育服务机构运营,办事处、居委会监督,试图构建起园所、家庭、社区协同共育的托育模式。但自3月份试运营以来,银龙一社区的幼儿日间照料看护中心8个托育班120个托位只有49名宝宝入托,需求与实际入托人数相比有相当差距。
为什么?调研中,委员们听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映:
石家庄市开布托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沛强说,社会大众对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了解甚少,认识不到托育机构照护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看不到托育机构照护相对于家中老人照看的优势,导致托育机构面临招生难的困境。
省政协委员、深州市副市长周春彦说,托育机构专业人才缺乏、流动性大,是家长是否托育的一大顾虑。
家长转变观念是解决托育招生难的关键。邢台市政协副主席韩明智建议,强化宣传引导,通过专题讲座、公益宣讲、主题培训等形式,深入讲解托育政策、婴幼儿养育照护知识,引导公众提高对婴幼儿照顾方面的认知,转变养育观念。针对托育专业人才缺乏问题,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刘涛表示,河北省在加大托育人才招生培养力度,目前,全省有243所职业院校开设了婴幼儿托育类专业,在校生12.5万名左右,并鼓励职业院校开设婴幼儿健康发展等专业,满足多样化需求。
安全问题,也是家长们是否让孩子入托的重要考量。省政协常委王建民表示,应将强化托育行业监督管理作为完善托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他建议,加强托育机构和从业人员资质认定、托育服务质量评估考核,重点加强对托育机构的备案情况、卫生保健、教学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监管,推进托育机构与托育家庭联网,实现托育服务透明化、可视化。省卫健委副主任马哲认为,要开展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建设,为地方托育服务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备案、试点、标准化建设三项措施,带动全省托育机构实现层级化、递进式质量提升。
除了家长养育观念转变外,费用高亦是影响托育需求实现的重要原因。衡水市卫健委主任高卫红介绍,从今年1月1日起,衡水用入托补贴冲抵托育费用,各县区出台相应实施细则,落实发放入托补贴后入托率由2022年底的5.47%提升到2023年6月底的6.39%。在降低托育机构经营成本方面,省政协常委武云秀建议研究制定托育服务机构综合奖补政策,根据规模、类型采取差异化补贴方式,并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降低托育服务机构运营成本。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刘文洲介绍,今年开始河北将建设公益性托育机构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托育机构承租房屋、土地免征契税。
充足的普惠性托育机构是减轻家长托育费负担,满足托育需求的重中之重。省发改委副主任翟增军说,河北把“十四五”时期千人口托位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依据,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并将示范创建工作与全省民生工程相结合,纳入党政班子政绩考核。民盟邢台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侯智赛建议,构建与人口结构、婴幼儿数量相适应的托育服务设施布局和规模,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一个普惠性托育机构,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开办托育班,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在构建多层次托育服务供给网络方面,河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郑萍提出,创新探索医托一体化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育班,合理规划布局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点,鼓励社区兴办小规模连锁式托婴园和家庭微型幼儿园。
托育服务是助推生育政策落地落实的重要内容。完善有关政策准、不断扩大托位供给、健全普惠性托育服务制度机制……省政协副主席葛会波表示,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要持续加大托育服务支持力度,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委员围绕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深入调研,推动托育服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