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协商

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云”服务

——云南省政协“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综述

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07日   第 08 版)

省政协调研组在昆明市调研花卉产业发展情况

省政协调研组在勐海县调研

仲夏的云岭大地,一幅红红火火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图景徐徐铺展。

在这幅画卷中,高原特色农业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云南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从20世纪90年代,烟、茶、胶等产业率先撑起农村经济一片天到如今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鲜切花产区,茶叶、咖啡、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到如今新主体、大企业引领小农户连接大市场,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成为主流……云南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用了近40年的时间,这背后是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持之以恒抓农业发展的力度和决心。

当前,云南正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朝着推进特色农业强省的建设目标加速前进。但用新视野、新高度来观照,不难发现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依然存在基础薄弱、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不足、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因自然灾害频发导致部分农业产业产量面临严峻挑战,农业“大而不强”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聚焦“国之大者”,心系“省之要事”,云南省政协主动担当作为,把“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列为本年度首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主题,于7月4日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三次常委会会议。会议创新互动协商模式,设立分组讨论环节,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率领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省直部门到会听取意见建议,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共谋乡村产业振兴大计。

■ 田间地头“把脉问诊”

乡村产业振兴涵盖“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琢磨透“土特产”三个字的丰富内涵和深刻逻辑,才能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牢固基础。

省政协精心策划安排,成立三个联合调研组,省政协副主席李学林、张宽寿分别带队,组织政协委员,邀请业内专家,选取西双版纳、普洱、大理、昭通、楚雄等具有代表性的州(市),采取实地调研、联动调研、网络调研等形式,走农村、进企业、访村民,深入田间地头、种植基地、工厂车间,与当地村干部、地方职能部门、村民代表等面对面交流,力求掌握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老乡,咱们这最能体现地域特点、当地特色的产业有哪些?”“大家每年收益能有多少?”“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有哪些?”为进一步深挖“土”资源、叫响“土”品牌,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联合调研组一竿子插到底,深入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的农村、工厂、企业,详细了解当地乡土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特点优势,并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调研中,发现我省农业发展资源总量多,但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全省2.17万公顷鲜切花配备高端设施大棚的比重仅为5%;冷链物流水平不高,全省冷链运输仅占5%,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仅占全国3%,产品保鲜期短,农业物流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企业和群众利润空间受限。”承担第二个专题调研任务的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用一组翔实数据,为破解“难题”提供科学参考。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则采取联动调研的形式,联合民盟云南省委会、民进云南省委会、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相关负责人,深入昭通、楚雄等地,对当地自然条件、产业布局等情况进行分析,开出了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向组织化要效益、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等助力当地产业提质增效的“药方”。

■ 委员会场开“妙药良方”

“要坚持科技为先,加强玉米单产提升、营养品质提升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难题攻关。”

“建议省级层面持续加强对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并鼓励企业加强自身设施建设,提高冷链物流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

会上,委员、专家们怀揣前期调研的思考和沉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如何写好“土特产”大文章建言支招。

“我们探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特产’,而是要站在我省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下,着力挖掘‘土’‘特’‘产’的发展潜能。”省政协常委李广良的发言一针见血。

写好“土特产”文章,做精做强“云咖”“云茶”“云菜”等特色产业是关键。朱宏春常委建议,大力推进咖啡精深加工建链补链强链,精心打造一批精品庄园,构建“咖啡+研学、旅游、文化”多元发展格局,推动咖啡产业园区化、全链条、集群式发展。

省政协常委张兴提出,以提升茶科技为支撑,加快建设茶要素交易市场及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全省茶叶大数据溯源体系,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茶业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扩大“云茶”品牌效应。

盘活“土特产”,还意味着要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要效益。朱党柱常委建议,高起点规划现代设施农业,形成若干集中连片产业发展带,加快建设一批百亩为点、千亩成线、万亩连片的产品基地,力争每个县(市、区)打造出一批地理标志产品。

“我省耕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特别适合发展耕地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资金和科技‘双密集’的设施农业。”朱书生常委提出,设立设施农业科技研发专项,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特派团、科技小院等,为新型农业主体提供技术支持。

“品牌强农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赵燕蓉常委呼吁,建立“省级整体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运营体系,成立“绿色云品”品牌运营中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核心品类品牌。

分组协商环节,委员们围绕“挖掘‘土’的资源,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放大‘特’的优势,打造优质绿色云品”“提高‘产’的效益,发挥带农富农作用”畅所欲言。

“云南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具有分布差异大、分布区域不平衡、密度悬殊、资源享有不平衡等特点,需要从理念、规划、市场与创新机制等方面形成整体构架。”刘丽常委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以“集成创新”理念推动资源整合与结构互补,建立乡村艺术产业联盟,丰富乡村全域旅游业态。

如何打好“特色牌”,做强“云字号”?王全常委建议,省级主管部门加强对“一县一业”项目包装、实施的指导和监督,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批主体、升级一个产业。

“我赞同,例如产自香格里拉市的‘敖云年份红葡萄酒’,因其独特的品种和地理种植环境,售价2000多元一瓶还供不应求,这就是‘一县一业’的成效。”庄哲猛常委接过话茬。他认为,要加快推进云南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运用,强化品牌定位和营销宣传。

会议现场,常委们直击堵点、难点、痛点,为做好云南“土特产”大文章开出好方子、贡献金点子。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边听边记,对委员们亮出的建言“成绩单”给予充分肯定。

■ 互动协商凝共识

“本次会议形式新颖,省政府现场回应,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建议受到充分重视,备受鼓舞。”作为本届省政协首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会议亮点十足,其中创新增设的互动式协商环节,受到委员高度评价。

云南昭通是全国、全省脱贫人口最多和搬迁规模最大的地级市,为进一步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幸福扎根,大会发言环节,省政协常委申琼提出了产业与就业并举促增收、建设与管理并重促和谐、支持与优化并行促发展、救助与关爱并用保民生等四条建议。

申琼的建议得到省政府领导现场答复。“要在做好基础教育控辍保学的同时,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和创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助推形成干事创业、自力更生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省预制菜加工产业尚属起步阶段,建议加快推进预制菜生产全流程的标准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云南特色商标品牌,培育预制菜核心企业、优势产区、优质供应基地。”省政协常委李英杰发言道。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以滇菜为主的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制定出台‘云南预制菜流通标准’等一批预制滇菜标准。”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的答复“干货满满”。

此外,委员们还从统筹做好“三茶”文章到推动“云咖”全产业链升级提效,从提高云南玉米产业质量效益到推动云南香辛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补齐做实乡村人才短板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委员们的建议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相契合。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充分吸纳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会同相关部门,切实抓好推进落实,在新政策制定及相关项目谋划中予以考虑,全力以赴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回应。

现场,议政协商内容丰富、讨论深入、气氛热烈。委员们纷纷表示,省政府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的现场回应,思路清晰、数据翔实、措施精准,让自己的履职方向更明确、更坚定,也更有信心。

“这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是省政协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工作重要论述、大兴调查研究、以论起来促干起来的一次具体行动。”省政协主席刘晓凯表示,要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系统深入思考乡村产业振兴问题,聚焦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引导和带动广大政协委员做实事、做好事,努力在助推云南乡村振兴中勇担使命、再立新功。

2023-08-07 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云南省政协“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7757.html 1 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云”服务 47,7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