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鲜明特色优势和重大战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走好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之路,不仅要传中医药文化之精,守中医药规律之正,更要创中医药发展之新;要推动中医药和现代科学互参互证,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原理,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激发中医药在新时代绽放更多活力。推动中医药和现代科学互参互证要找准着力点,中医经络系统和现代医学血液循环系统的相互参证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般认为,血液循环最早由英国人哈维于1628年发现,之后相关理论才传入中国。而根据相关记载,中国古代医家早在哈维之前千余年就有详实的关于经络的记载,其功能、性状跟血液循环相似。
在最新版的教科书中,经络的定义为:“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功能的经脉和络脉。”《灵枢·经脉》中,对经脉和络脉的分布、功能也有详细的记载。如,“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在这段描述中,古医者观察到“经脉”深藏于肉,而“络脉”浮露在体表,这与现代医学中动脉位于身体深部而静脉靠近体表是相吻合的。
关于血管功能的记载也相似。现代医学原理下,血管主要用于运送血液、氧气等营养物质,而《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夫脉者血之府也”则记载了“脉”是血液的通道;《黄帝内经》的《灵枢·决气》篇所载“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及《难经·二十三难》所云“经络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营于身者也”,则分别载明“脉”负责运送气和血等营养物质。
众所周知,血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人在受伤时,动脉大出血后便会快速丧失生命。《灵枢·经脉》对这一点也描写得非常清楚:“经脉者,所以决死生。”不仅如此,《灵枢·血络论》还描述了动静脉的血液颜色有所不同,如“血出而射者”及“血出黑而浊者”,分别用出血时呈喷射状来形容动脉血及血液颜色呈暗黑色来描述静脉血。《灵枢·脉度》还记载,“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这直接说出了经络循环与血液循环相似的运行方式,均为“终而复始”。
综上可见,血液颜色或血管分布均具有可观测性,古代医家对血液循环之于人体的重要性以及血液循环的规律,早就有了大量的观测和记录。只是,古代医家是用经脉和络脉来表达大大小小的血管,并用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来表达血液循环系统。
“血管”“血液循环”都是现代医学提出的名词,中国古代医书的确没有明确提出“血管”或“血液循环”的概念,只说是经脉“循行”。但毋庸置疑,中国的古代医书用“脉”来表达血管和用经脉循行表达血液循环的记录,远远早于“血管”和“血液循环”等词汇提出的时间,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医经络系统约等于血液循环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先贤们虽然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卓越的认识,对其规律也有很好的掌握,但并没有深入研究其结构,非常可惜。因血液循环系统较为复杂,中国古代先贤的解剖技术还不够精密,对血液循环的认识也不够精细。受限于时代条件,部分古代医家就引入了彼时的哲学思想,用阴阳五行等文化学知识去阐释和升华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了文化学属性浓厚的经络理论,并构建了逻辑自洽的经络学说。这些学说使得经络常被理解为具有独立于现在所有解剖结构的存在,其生理实质越发模糊,不仅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医学发展,同时也让中医学错失了对血液循环系统的深刻挖掘和理解时机,以至于让西方医学家走在了技术前列。
时至今日,中医药面临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当大胆破除固有观念,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成果,将经络学说和血液循环系统相互合参,使中西医不同视角下对血液循环的认识交融汇通,进而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提升中医药诊疗手段,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符仲华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浮针研究所所长,甘秀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