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面对专业选择,他坚持了冷门专业——基础数学的专业学习;面对浩如烟海的研究问题,他摒弃了从书本里找问题再从书本里找答案,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从而使他的研究本身获得了源头活水。而今天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建言,他再次做出选择,没有研究就不提建议。
正是这样的指导思想成就了一个优秀的学者,也支持了一位能够不辱使命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本期,我们特邀龚六堂委员讲述他从做学生到作研究再到做委员一路走来的几点感悟。
——编者
我从1988年进入武汉大学学习,1999年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作,30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回顾起来,感触很多,我把学习工作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与大家共勉。
在青年时期,特别是大学时期一定要坚持打好基础,大学学习的东西对你一辈子影响深远。1988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学习。当时选择数学与大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庆幸选择了数学系,也非常庆幸坚持了下来。
我们基础数学专业班当时招生20人,武汉大学当时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的,不仅可以在一个系不同专业转,也可以转到不同的院系。进入武汉大学后,很多同学转了专业和系,只留下了8个人。我当时坚持下来了,而且把基础数学的所有课程学习完成了,不仅如此,我还选修了大量的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我记得毕业的时候我的总学分远超过学校要求的学分。数学的基础知识训练为后来我学习经济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一方面直接提供了方法工具,如我现在做的经济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到的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等,这些工具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数学训练使我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训练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作经济学研究,特别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一定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中国现实经济,这样才能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源源不断有意义的问题。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我在武汉大学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于1999年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作,之前我的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从别人发表的论文中找问题,也发表了不少论文,但是总感觉没有真正进入经济学研究的门,对很多问题研究不深入,发表的论文也对现实作用不大。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后,我深感未来潜力不足。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教育我,经济学研究一定要有思想,思想来自哪里?来自对现实经济的了解。厉先生言传身教,带着我慢慢扎根中国大地作研究,从而结合现代经济理论,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从2003年开始,厉先生先后带我到河南、湖南等地开展农业产业化的研究,带着我到辽宁、江西、福建等地进行我国林业改革的研究,带我到天津等地从事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这些调研都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调研成果,特别是使我对围绕中国农村改革的系列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些问题也成为我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现实问题。其间,厉老还组织我们学院的老师进行了教育、贫困、民营经济、低碳下中国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现在是中国经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系列的研究使得我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工具就如鱼得水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和学生讲,把中国的现实弄清楚了,有研究不完的课题,做不完的论文,关键在于“研究需要扎根中国大地”。
作研究,特别是作经济学研究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需要耐得住寂寞、要着眼于长期,注意积累。以宏观经济学为例,需要打好基础,需要了解现实经济,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收集史料,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经济史研究,从中国现实来看,我国建国70多年的增长是一体的,只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一定要完整对待,这就需要我们把新中国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弄清楚,不同阶段弄清楚,这对经济学的研究至关重要,也有极大的帮助。这便需要我们花大量时间静下心来读史料,这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而且不仅如此,还能够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弄清楚就更好了,厉老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花几十年时间积累整理资料,后来厉老每年一部著作出版,这些都是积累的成就。
最近几年我自己零星作了一些关于新中国经济史方面的研究,如中国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这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但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非常大,你只有从新中国70多年的视野来看才能看清楚,才能找出研究问题和视角来。另外,关于我国扫盲运动的研究,在新中国刚刚建立,党中央就决定在全国进行扫盲运动,这一运动持续达几十年,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运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如何?同样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需要把这一运动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联系起来。此外,最近也在讨论新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问题,这些问题只有从长期来看才能更深入理解。这方面我做得还远不够,我现在还在加紧积累,与大家共勉。
做委员,履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让提案奠基于研究。2014年我加入民进,之后也成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我认识到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同时更要认识到这给了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平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几年下来我的体会是: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中,特别是提交提案需要发挥自身优势,要用学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最近几年我的提案都是我自己研究领域中非常熟悉、有过深入研究的问题,我始终坚持没有研究过的问题不多发表意见,更不要写提案。二是提案和学术论文不同,需要有学术积累外,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而要想提案提出的对策建议有针对性,需要扎扎实实的调研。如我最近提出的“切实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增长”的提案就是基于多年调研发现的问题,这也是我研究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只有基于深入的调研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才能让提案提到点上,真正服务于国计民生。三是一定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基础。好的提案提出和本职工作常常相得益彰。最近我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几次调研,比如去江苏参与民营经济发展调研,去东北调研东北振兴,为我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多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对我的学校管理工作有极大帮助,让我对科研成果如何加快转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