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版:专版

韧性 耐心 定力

——江苏省苏州市政协助力古城保护点击

张焕强 江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11日   第 10-11 版)

昆曲《牡丹亭》剧照

平江路一角

保护性修复后的山塘街再次成为风流繁盛之地

图1:北寺塔成为苏州古城建筑的等高线 图2:作为苏州街区保护的成功范例之一,平江路已成为来苏游客的打卡必选地。 图3:苏州园林拙政园 图4:苏州园林。图为留园冠云峰。 图5:修缮一新的古城墙,再现了苏州古城的昔日风光。图为相门段古城墙。

延续了2500多年的苏州古城,以其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江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开放包容、精雅细腻、经世致用苏州独有的文化内涵而让世人流连忘返。漫步古城之中,“处处是古迹、名胜、文化”,川流不息的人群、咿呀摇曳的游船,平江路、山塘街,护城河、同德里……打卡地布满城内外。

“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道出了一切,也浓缩了一切。

然而,当我们把镜头回放到70多年前的时候,映入我们目光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黑臭的河水、残破的河道、被占的园林、拆除的民居,就连城墙也基本上荡然无存。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日常用的是“三桶一炉”(马桶、浴桶、吊桶和煤炉),居住的是破旧、危陋的房屋,面对的是脏乱的环境和老化的设施。千年古城,已成一位疾病缠身的老人。

当新中国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守护这座古城的人们也迅速行动了起来。从1955年第一件提案的提出到2022年市委常委会集体督办古城保护重点提案,从风貌保护到街区保护,从园林申遗到非遗传承,从街坊改造到城墙修复……近70年时间、近800件提案,政协人一直在呼吁、持续在推动,一路走来,虽然历经波折,但脚步却从未停止,其中体现的正是“韧性、耐心、定力”。

笔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面对堆满桌子的提案和建议案,面对众多政协亲历者的叙述和回忆,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思考再三,只能以点击的形式,向读者呈现其中的一些片段和场景。

集体发声:一件提案带来的系列呼唤

1949年苏州刚刚解放。经历战争创伤的苏州,百废待兴,少有人会关注文物保护问题。当时还在苏州社教学院任教的谢孝思针对没有文物管理机构、文物流失严重的状况,向时任市长王东年建议,成立一个不挂牌子、不要编制,只要一枚公章、配备三名临时工作人员的“苏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得到了王东年的欣然同意。谢孝思毛遂自荐出任文管会主任,并在很短时间内抢救、搜集文物8000多件,珍贵图书资料5万余册。因为苏州当时没有博物馆,这批文物被全部调到南京博物院。

1955年11月,政协苏州市委员会正式成立。在这次会议上,苏州市佛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提交了《请即修理北寺塔以保名胜古迹由》的提案。这件被标注为1号的提案虽然仅有100多个字,但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开启了苏州古城保护的先河,而且也成为苏州城内建筑等高线的重要依据。此后,苏州城内建筑不得超过6层成为铁律。

苏州古城的保护也引起了全国政协的关注和重视,1982年6月7日至12日,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萨空了偕常委吴亮平、杨放之、钱伟长、沈其震和部分专家委员来到苏州,就苏州文物古迹保护问题展开调查。这些成员中很多都是年过七十的老人,但这些老专家不顾劳累,深入到市区园林古迹和郊外的寺庙景点,仔细察看,详细勘查,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他们盛赞苏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并语重心长地希望苏州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按照风景游览城市的性质,把苏州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对园林名胜文物古迹要严格加以保护。

不仅中央层面和各方面的专家对苏州古城保护高度重视,苏州本地的专家学者更是竭尽全力、积极呼吁。谢孝思,这位苏州民进的著名领导人,一生都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了苏州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文革”结束后,谢孝思立即把全面保护苏州古城风貌问题列为苏州民进参政议政的重点。1983年,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为把苏州建设成美丽的风景旅游城市而努力献计献策》的调研报告。1984年,在市政协七届二次全会上,谢孝思作了《谈谈我对苏州城市性质的认识》的大会发言。同年,谢老又在省政协五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紧急制止抵御苏州文物古迹、园林名胜破坏》的提案,并以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民进苏州市委会主委的身份,通过民进中央将该提案转交国务院有关负责同志。像谢孝思这样为苏州古城保护奔走呼吁的人还有很多。

中央的殷切希望和众多专家的积极呼吁,促使苏州市委、市政府把古城保护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苏州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查、反复讨论、多方多次征求意见,最终作出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决定,就是要跳出古城求发展,在古城区外开发建设一个新区,发展生产,建设一批居民新村,让古城区的居民疏散过去,同时也适当搬迁一些工厂,以减轻古城的压力。

就在苏州全市上下围绕苏州城市性质、保护苏州古城开展大讨论前后,1981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将苏州与北京、杭州、桂林一同确定为4个著名风景游览城市。1982年2月,苏州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极大地鼓舞了苏州人民保护古城的决心和信心。1983年初实行的地市合并,对苏州古城的保护和建设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方征求意见,1986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苏州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是“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明确要求苏州:“今后的发展建设,要在保护古城风貌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积极建设新区,发展小城镇,努力把苏州市逐步建成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城市。”首次提出“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正确处理保护古城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的要求,为苏州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遵循。

风貌保护:一场东方威尼斯的盛宴

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苏州。他一再叮嘱:要保护好这座古城,不要破坏古城风貌,否则,它的优势也就消失了。

1983年,通过周密调研,谢孝思提交了《为把苏州建设成美丽的风景旅游城市而努力献计献策》的调研报告,与此同时,民革苏州市委会也通过提案的形式,对全面保护古城提出意见建议。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采纳政协的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古城风貌保护的基本方针,概括起来就是“两个保护”和“两个继承”。“两个保护”,一是保护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路网河道格局保持不变;二是保护“三横三直一环”的骨干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巷特色。“两个继承”,一是继承发扬古城环境空间处理手法和传统建筑艺术特色,保持苏州古城建筑固有的体量适中或适度、造型轻巧、色彩淡雅、清幽整洁、粉墙黛瓦的特色;二是继承和弘扬昆曲、评弹、吴门画派、吴门书法、雕刻等优秀的地方文化艺术。

根据这一方针,苏州人民把古城风貌保护作为一幅中国典型的山水画徐徐展开,从水系到道路,从园林到古建,从街坊到街区,从城墙到马桶,一笔一笔描画、一步一步推进,通过四十年努力,一幅绝美的古城山水画卷再次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风貌保护首先从水系开始。在对山塘河、上塘河枫桥河这两条古城外的风情水廊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其古朴风貌的同时,开始全面整治城内河道水系,组织疏浚河道34条、总长21.87公里,其中5段进行了河面拓宽、驳岸重修,第一横河桃花桥至张公桥和第二横河香花桥段的人防工事进行拆除后重新凿通河道。为了改变古城区河水流量小、流速慢、自净能力差的局面,在环城河口门处建起4座换水泵站,每月总排水量约300万平方米,从而使古城内以“三横三纵”为骨架的河道水系和水城景观基本得到恢复。

如果说城内的水系是古城的血脉,那么,环城河则无疑是佩戴在这座古城身上的美丽项链。正是由于这条熠熠生辉的项链,苏州古城的血脉才充满了张力、充满了活力。

环城河与古城一样悠久,也与古城一样经历了沧桑巨变、见证了千年历史。苏州环城河宽约百米、深约3到4米,全长16.5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绕古城而过,穿梭不断的船只曾是这座古城繁盛的重要依托,也是造成环城河污染的重要原因。由于“建设性破坏”,环城河两岸的景观遭到极大损毁,在城墙被拆的同时,内城河也基本不存;平门等地段河道淤积,游船无法通行;河边驳岸坍塌,河道遭到侵蚀;过往船只如梭,河水污染严重等等。

面对这样的状况,政协委员多次提出提案,呼吁对环城河进行整治。根据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分三步对环城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第一次是1986年开始,实施国家重点工程——京杭大运河苏州市河道改道工程,并于1992年正式通航,使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由原来的穿城而过变成了绕城而流,对环城河的保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次是从2005年开始,结合火车站地区综合工程,对整条环城河进行了断流疏浚,筑起了水城门、清凉亭和绵延十多公里的花岗岩驳岸,彻底解决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问题;第三次是从2012年开始,对环城河步道和沿线景观进行全面修复,到2015年底,全长15.5公里的环城河步道全线贯通。修复一新的环城河,不仅绿树成荫、春意盎然,而且灯光璀璨、桨声悠扬,不仅营造出了一条环城绿廊,而且串联起了众多的文化遗迹。

当你漫步环城河步道或者乘坐环城游船,你可以一一观赏佳偶天成的耦园、巍然屹立的古城区、具有百年历史的苏州大学、中国现存最长的连拱古桥宝带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盘门水陆城门、吴中第一桥的吴门桥、新世纪发掘出来的古胥门、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还可以驻足两岸,参加水上婚礼、龙舟竞渡、水上运动、苏州生日等旅游活动,品尝纯正苏州味道的茶坊、小吃,晚上可以在网师园夜花园欣赏独具韵味的苏州评弹,感受吴文化的真实脉动,体验东方威尼斯的独特魅力。

园林申报:一次群策群力的运动

如果说苏州古城是静卧在江南大地上的一顶皇冠,那么,苏州园林则是镶嵌在这顶皇冠上闪闪发亮的明珠,缺少了这些明珠,苏州古城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光泽。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据史料记载,苏州园林全盛时期,苏州城区和各县市范围内的园林多达一千多处,可谓是星罗棋布、不可胜数。然而,到了改革开放之初,苏州的园林已所存不多。或被企事业单位所占用,或被当作民房居住“七十二家房客”,损毁非常严重,有的甚至荡然无存,能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的仅有16处,而且在这开放的16处园林中,原来与园林连成一片的住宅部分也被大量占用,被侵占的土地达到15万平方米,抢救园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其实,对园林的保护和修复,苏州政府和人民一直都在努力之中。1953年,时任文教局局长的谢孝思,受命主持园林整修委员会的工作,先后对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虎丘、沧浪亭、怡园、双塔以及万寿宫、寒山寺、玄妙观等古典园林和寺庙宫观进行了修复。尤其是对留园的修复,倾注了谢老满腔的热情和无数的心血。当时的留园,断墙残壁,荒芜不堪,谢老带领园林整修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与工人们同吃同住,仅用了半年时间、花费5.3万元,就将留园修复一新,使该园成为建国后苏州第一批开放的园林、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其他园林的修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81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对全市1000多处文物古迹、园林名胜和古建筑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并将69处园林和252处古建筑列为保护范围,明确规定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不得任意改建、翻建和拆除。”此后,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对部分园林进行了抢救和修复。

然而,这些小打小闹的修复,还不足以让园林的风采得到充分展现,只有从总体上、根本上对园林加以修葺和保护,才能让苏州园林大放异彩。但这需要契机,而机遇也很快到来。

1994年4月,中国古都学会在西安召开年会。就在这次会议上,参加会议的苏州代表获悉了国内一些地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信息。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对苏州园林保护来讲,也许是一次重大机遇。

然而,申报工作却一波三折,首先申报的程序十分复杂,当苏州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中国已经列入预备名单的项目多达27处,苏州古典园林就算以最快的速度争取到排名,也在三十名以后了,再按照正常申报程序运转下来,苏州园林起码要等到2010年以后才能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苏州等不起。

正当申报工作陷入停顿之际,1994年10月下旬,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带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考察团”到苏州考察,在汇报会上,市园林局、市文管会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向,希望能够得到全国政协领导和各位专家的支持。听取汇报后,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表示:“苏州在保护名城中把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抓起来,一定要争取在世界上有我们的位置。”钱伟长副主席也对苏州在古典园林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全国政协的重视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下,苏州园林申报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机。为了促使申报工作进入实质性的运作轨道,1995年3月初,苏州市园林局和文管会派员第二次赴京,再次向中国古建专家罗哲文、国家文物局汇报了苏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迫切愿望,并且终于得到了实质性的答复:尽快召开一次全国专家会议,讨论苏州的申报问题!

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引起了苏州领导层的高度重视。3月31日,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听取了申报工作进展情况,市政协随后向市政府递交了《加强申报工作力度,使苏州园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6月初,经市政府同意,市园林局和文管会向国家文物局、原建设部正式申请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苏州正式申报的同一时间,中国当代古建学人第一届“兰亭叙谈”在苏州召开,全国著名古建和文物专家汇聚苏州,单士元、罗哲文、郑孝燮等老专家纷纷表示支持苏州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承诺尽快召开全国专家会议,罗哲文还促成国家文物局抓紧安排会议日程。又一次机遇被苏州抓住了!

在整个申报过程中,市政协和各界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1995年12月、1996年12月,市政协两次组织大规模的专题视察活动;1996年2月,市政协九届四次全会专题讨论了申报工作,并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建议书。申报领导小组成立后,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除了在各级媒体上大力宣传外,还在《苏州日报》上开辟了《文化遗产谈丛》,在《姑苏晚报》上开辟了《我看古典园林保护十日谈》专栏,共发表文章300多篇。1996年、1997年,分别三次委托原邮电部发行了“苏州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奖明信片”。申遗办还广泛开展公众教育,通过编辑《遗产》宣传手册、召开座谈会、到大中小学进行授课等,大造舆论,营造氛围,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1997年12月1日到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常务会议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审议全世界48个国家申报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项目(中国一共申报了三个项目,分别是苏州古典园林、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12月4日2点08分,21个理事国通过表决,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创造的精美园林得到了全人类的认可,同时,也对苏州古典园林和苏州古城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怡园、艺圃、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使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扩大到9处,为新世纪苏州园林的内涵的不断提升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非遗传承:一次没有终点的长跑

如果说苏州园林是镶嵌在苏州古城这顶皇冠上的明珠,那么,非遗则无疑是这座古城的灵魂。如果没有遍布城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座古城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与活力。

政协委员们连续提出《关于抢救苏州民间艺术的建议》《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等,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5月,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苏州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办法》,这是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出台的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政府规章。随后,苏州市文化局、财政局又于当年10月发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苏州市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同月,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

进入“十一五”,市、区两级政协和委员们对非遗保护更是不遗余力,多次组织专题调研和视察,并通过各种会议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苏州率先在全国形成了政策性扶持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项目性保护与生态性建设相结合的保护思路和保护格局。

在项目性保护上,从2005年启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历时三年半,到2009年6月全面完成,全市共新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094条,全市分布非遗项目2938个。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针对性地对杰出的、濒危的和具有典型意义的项目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保护机制,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定和保护。

在生产性保护上,正确处理“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对那些能够融入当下社会生产生活、有一定市场、存续状态较好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通过发掘项目优势、培育项目市场,进行生产性保护。到2013年,全市工艺美术企业和个体作坊发展到6128家,就业总人数达到15万人,全年手工艺行业总产值超过160亿元,主要项目包括苏绣、玉雕、明清红木家具等。镇湖街道在“十一五”期间就形成了苏绣产业基地,绣娘人数超过8000人、辅助工达400多人,占镇湖总人口的比例超过67%,一条仅有三里长的刺绣街,汇聚了将近400家刺绣作坊和经营户,成为集刺绣设计、制作和销售为一体的特色街。吴中香山街道舟山村的核雕产业也逐渐形成集聚效应,从业人员从开始的100多人发展到3000多人,核雕收入占到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80%左右,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

在生态性保护上,把非遗项目本身重要构造与特征的生态完整性和非遗项目与周边自然、文化环境的生态完整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完善非遗项目生态系统,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对昆曲和评弹的保护。从2000年开始,苏州创新思路、大胆实践,构筑起了对昆曲遗产两个“五位一体”的保护工作体系:形成以“中国昆剧艺术节和虎丘曲会、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昆剧传习所、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一批昆曲演出场所”以及“建立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办好苏州昆曲学校、打造昆曲之乡和活跃曲社活动、做优昆曲电视专场和建立昆曲网站以及昆曲演出传播、海外交流中介机构、制定昆曲保护法规”这两个“五位一体”为支点的内部充分交流与外部衍生开放的“生态型”“基地型”网络化系统,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昆曲“走出去”战略开展得有声有色。以青春版《牡丹亭》和经典版《长生殿》的推出为契机,推动昆曲艺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全国著名高校行”,形成了轰动一时的“苏州昆曲现象”,使苏州昆曲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远渡东亚、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实现了走向全国、走向年轻人和走向国际舞台的三大突破。

进入“十一五”之后,苏州市总结昆曲遗产生态性保护的经验,对苏州评弹传承保护进行积极探索,以“光前裕后,传承创新”为宗旨,通过“五管齐下”,从本体、主体和客体三个方面重视培育项目土壤,探索传承保护工作。本体,就是抓好传统书目的抢救、传承;主体,就是抓好传承人、培养演员队伍,形成传承人群体;客体,就是培养受众,按照每个乡镇建设一个书场的要求,大力推广苏州评弹,使之成为非遗保护的经典之作。近年来,全市评弹演出每年都在1万场次以上,深受群众和游客欢迎。

经过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的努力,苏州的非遗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苏州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2个、传承人50名;省级非遗项目124个、传承人94名;市级非遗项目159个、传承人334名;县级代表性项目528个、传承人536名。此外,苏州还拥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江苏省非遗传承示范基地3个、江苏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可谓成绩斐然。

街区保护:一场影响深远的试验

街区是构成古城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与北方城市的坊市制不同,苏州作为南方城市,最能代表其特色的是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聚焦古城区内外,虽然从总体上看古城的街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也有不少区域的格局还在,如观前街、十全街、平江路、山塘街等整体布局未遭破坏,如能加以修缮,即可再现昔日的风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政协委员的反复呼吁,市委、市政府对观前街、平江路和山塘街进行大规模修复,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观前街,因街在玄妙观前面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来聚集在城外的商业中心开始向城内转移,观前因此而逐渐成为苏州商贸、旅游、文化的汇聚之地。然而,到了20世纪中期,观前地区出现了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弱和物质性老化的矛盾:历史积淀下来的商贸、旅游和文化未能得到开发利用;空间布局混杂,商业布局混乱,整个商区300多个门店中各类传统特色门店仅有20多家,经营场所狭小,门店寒碜,而且经营层次和特色不断退化;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混杂,停车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原平江区政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观前地区的建议。市政府在详细论证的基础上,从1998年12月30日起,分三期对观前地区进行改造。经过近四年的整治,观前地区面貌焕然一新,被苏州市民评选为“建国50年来苏州人心目中的20件大事”之一,并列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十大民心工程”之首。整个观前地区改造后,客流量迅速攀升,成为苏州古城真正的中心和外地游客的必选之地,为以后的街区改造提供的样板。

如果说观前地区是近代苏州商业中心的典型代表,那么,平江街区则是苏州古城的典型布局。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苏州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这里不仅依然保存了古城的框架结构,保存了古城的原有风貌,保存了古城真实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2003年,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多名委员提出提案,要求对平江历史街区进行整体保护。2004年,以迎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为契机,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并邀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领衔编制街区保护整治规划。整修后的平江历史街区面貌大为改观,成为苏州城内人气最旺、名气最高、吸引力最大的历史街区,云集了数以百计的特色酒吧、茶馆、咖啡馆、影楼、服装店、古玩店、琴馆、画室、苏式小吃店、客栈等,这些新世纪涌现出来的旅游文化型商业,不仅丰富了平江路文化内涵,而且也给平江路增添了新的活力。2005年,平江历史街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并被中国列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11年,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研究决定,批准平江历史街区为4A级旅游景区。

如果说平江路是一幅画,那么山塘街就是一首诗,一首千古绝唱的歌。陆文夫先生说:“苏州的标志性街是山塘街,而不是观前街”。《大九连环》歌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可见山塘街在苏州的地位和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原金阊区陆续起动了山塘街路面修复、防洪固堤、沿河绿化、公厕改造等工程,但是由于资金所限,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文化挖掘、风貌展现根本无从谈起。1999年上半年,市政协组织对山塘街进行视察后,联合原金阊区政协形成了《关于改造开发山塘(街、河)的思考》的调研报告。此后,金阊区政协和不少政协委员持续提出意见建议,促使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于2002年6月开始,拉开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工程的序幕。这次修复,坚持“保护风貌、修旧如旧、延年益寿、有机更新”“分级分类保护”和“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方式,“先挖掘再规划、先规划再试验、先试验再推开”的方法,经过四年三期,先后完成了整体风貌保护、重点节点修复、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内涵挖掘,使之成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天堂里的街市”,昔日的美景和繁华得以重现,山塘街再次成为风流繁盛之地。

常委督办:一次意义非凡的提案协商会

2012年,对苏州古城来讲,又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原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合并,成立姑苏区;这一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在苏州设立全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这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新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苏州古城保护更新也迈上了新的征程。

面对新机遇新使命,苏州各界人士热血沸腾,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持续高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6月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到今年1月十五届二次会议的10年间,政协委员共提交涉及古城保护更新的提案320件。政协每次全会也都安排古城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专题座谈。政协和委员们的持续建言,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本届以来的两年,市委高规格督办政协提案,堪称是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建设国家历史名城实际效能的典型案例。

在去年召开的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民革苏州市委提出的《关于加快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的建议》被列为001号提案,由市委书记曹路宝领衔督办。4月29日,曹路宝书记带领全体市委常委赴姑苏区进行专题调研,要求列出责任清单,加强跟踪督办,查责任是否明确到位、进度是否滞后拖延,形成“提出议题、制定方案、推进落实、跟踪督查和回头看”的工作闭环。为了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5月7日,曹路宝书记、吴庆文市长专程调研虎丘综改工程进展情况;9月2日,曹路宝书记专题调研古城保护工作,实地察看石湖片区和桃花坞片区改造情况;10月26日,曹路宝书记主持召开国家历史名城保护区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11月14日,曹路宝书记深入姑苏区专题调研古城保护工作,再次强调要优化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加快工作节奏,以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古城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在书记督办提案的同时,市政协更是不遗余力、持续跟进。苏州市政协十五届政协一开始就把古城保护更新作为履职的重点,朱民主席要求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为贯穿本届政协始终的一项重点工作。5月11日,朱民主席率队实地视察和调研五卅路片区更新改造工程进展情况。6月9日,市政协副主席周晓敏对《关于加强我市会馆古建筑活化利用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6月16日,市政协副主席曹后灵对《建议建设苏州大运河系列博物馆,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的“苏作馆”》进行重点督办。7月7日,市政协副主席王竹鸣参加市政协与民革苏州市委、姑苏区联合召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专题协商议事会。10月19日,市政协副主席姚林荣率队赴文广旅局开展提案“回头看”活动,邀请有关政协委员跟踪了解36件历史文化领域提案办理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保护古城风貌、赓续文化血脉,苏州政协人一直在努力,也一定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继续努力,不仅会团结带领政协委员守护好精神家园,也会影响和带领各界群众用心用情去传承和弘扬。

街坊改造:一场需要不断深化的接力赛

街坊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依托,也是保护苏州城市风貌的重点所在。苏州的街坊从伍子胥建设阖闾大城,其基本格局即已形成,后遭多次破坏,到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郡守李寿朋修乐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65坊,后遭金兵和元军两次摧毁,到明清后才逐渐得以恢复。

解放初,苏州古城的街坊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房屋也依然以砖木结构的平房为主,钢筋混凝土的房屋比例不到1%。但因为房屋破旧、街巷狭小,生活环境十分简陋,加之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私房改变了产权性质,原来一家一户的大宅院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大多没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居民生活十分不便。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古城旧街坊拥挤、破旧、污染、堵塞的状况更加明显,加上生活设施不配套,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这样的局面,政协委员多次通过提案、社情民意和大会发言提出建议,认为苏州古城毕竟不是一件历史文物,有几十万人生活、工作在其中,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它凝固起来,当成一个博物馆,城市街坊的改造与更新势在必行。

然而,苏州古城毕竟凝固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街坊改造虽然是惠民利民的好事,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1986年,苏州市规划部门与上海同济大学共同合作进行苏州古城保护的课题研究,并根据苏州古城街巷、河流的走向与组合的实际情况,提出将苏州环城河以内的14.2平方公里古城区大致划分为54个街坊,并从1987年开始试点。从1992年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前几年“点”的改造试验的基础上,组织较大范围的“线”与“面”的综合改造试点,并在经历十年点、线、面的探索性试验并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从1995年10月开始,市委、市政府决定进行以街坊为单位的成片改造,分为三批进行。改造后的街坊,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切实保护了古城风貌、有效缓解了古城区人口压力,而且以传统风貌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改造街坊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值得重点提及:一是马桶,二是古建。

苏州城市住宅的特色是枕水而居、曲巷3深宅,民居低层次、坡屋顶、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一特色决定了在改造的过程中不可能大拆大建,导致很多管网无法入户,数十万居民一直离不开“三桶一炉”,每天清晨,居民们在路旁洗刷马桶成为古城区一道苦涩的风景线。从1985年开始启动的街坊改造,为消灭马桶带来了契机,但是,街坊改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马桶则无法一直伴随人们的生活。从1985年到2010年,经过25年苦战,苏州的马桶也只消灭了80%,仍然有2万多只。然而,马桶是与住宅、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消灭马桶,就必须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性住宅更新。这又是一个难题。

面对这样的难题,市政协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调研、论证,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多份意见建议,促使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斥资30亿元,花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在2012年将这最后的两万多只马桶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古建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成古城的重要单元,也是苏州古城的名片和瑰宝。保护好苏州古建格局、传统风貌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古建老宅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加快建设“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苏州古城不少具有历史气息的古建老宅面临窘境,如不及时加以修缮、保护和利用,这些古建老宅不仅无法长久保存,而且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也难以得到彰显。

为此,从2010年开始,市政协组织力量对古城区古建老宅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并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关于修复古建老宅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2011年,苏州启动了首批古建老宅修缮工程,承担此项任务的苏州文旅集团将原有的古建板块整合成立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古建老宅的保护修缮和利用工作。

为了把修缮和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公司坚持“古建老宅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古建老宅保护与挖掘老宅文化相结合、古建老宅抢救修缮与科学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出“活态化”保护新模式,即:在尊重古建老宅历史价值和建筑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内的环境和文脉,对古建老宅进行基础设施升级并注入不同的功能,使之能够满足现状社会的需要。按照这一思路,从2011年开始,先后完成了潘祖荫故居、博习医院旧址、宣州会馆、过云楼、相门等10处古建老宅进行了修缮,把这些项目打造成为精品酒店、创客空间、陈列馆、博物馆等一系列文化菜单,使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得到极大彰显,为苏州古建老宅的保护利用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城墙修复:一段值得称道的佳话

曾经绵延15公里的古城墙是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这座城市无法磨灭的文化印记。改革开放以后,修复古城墙成为苏州人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保护古城墙、修复古城墙,苏州人一直奋斗了三十年。

1982年,苏州入选第一批国家历史名城,加强古城墙保护,就成了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1987年4月,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就向市政府提出了《苏州市古城墙保护规划》,提出:古城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古城风貌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对古城墙遗址进行严格控制和保护好现状,逐段分期恢复;2004年,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苏州提出了把苏州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

修复古城墙,市政协更是不遗余力、紧盯不放。由时任市政协一名副主席牵头,分别于2004年、2007年先后两次就苏州古城区保护立法问题提交提案。在2009年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苏州古城墙保护应尽快予以立法的建议》。2011年1月,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高福民等32名委员递交了联名提案《苏州古城墙的保护及逐步重点恢复》,提出了从“十二五”开始,适时、分段、逐步重点恢复修建苏州城墙的建议。在这次会议上,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再度以集体提案的名义,呼吁“加快专项立法,加大保护苏州古城墙的力度”,并以《分类分级保护和修复古城墙,为古城申遗创造必要条件》为题作了大会发言,引经据典阐述了对古城墙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和修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社会各界的呼声,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在与委员们深入讨论、倾听良言善策后,市委主要领导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就古城申遗和古城墙保护修复问题实地勘查,从拆迁量基本没有或者很少的地方开始,先搞400--500米修复保护试点工程,然后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确定具体修复保护方案。

受市委的委托,市政协迅速成立专题调研组,从2011年2月开始,多次邀请有关部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座谈和现场勘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古城墙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的几点建议》,提出在相门、阊门、平门三个区段实施修复试点。4月6日,这份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4月11日,市委召开古城墙修复利用试点工程现场调研会,指出:修复这三段城墙,要把修复保护古城墙与保护、挖掘、彰显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与周边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与社会效益、项目效益结合起来,体现原真性、科学性和价值性。

按照这一原则,承建方根据三段古城墙所处的位置和残存状况不同,制定了不同的修缮方案,目的就是要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彰显各自的特点,修出不同的韵味。

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古城墙修复工程于2011年9月份正式动工,经过整整一年的紧张施工,于2012年9月底正式竣工对游人开放。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万人捐砖护城的活动,为这座古城人们的爱心、热心作出了最好的注脚。2011年8月,为配合实施古城墙修复保护试点工程,市规划、园林、文广新局等部门,联手推出“捐砖护城,共筑家园”活动,号召市民为修复保护苏州古城墙献出一片爱心。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许多市民踊跃捐出家中的老城砖,不少热心单位也纷纷定制城砖,短短3个月内,市民捐赠的老城砖近4000块,参与定制城砖的爱心市民超过万人。

修缮一新的古城墙,再现了苏州古城的昔日风光,彰显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相门段城墙内,相门段古城墙的墙门,与工业园区的东方之门,形成了新旧一线的两“门”,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串联在了一起。阊门段古城墙与西中市交相辉映,与山塘街隔河相望,成为古城西部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而平门段古城墙与苏州火车站遥相呼应,巍峨耸立的古城墙、碧波荡漾的城河水、绿树成荫的环城河步道,让进入苏州的游客,第一眼就能领略这座古城的风采,成为吸引游客眼球、也最能彰显这座古城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

2023-08-11 张焕强 江迪 ——江苏省苏州市政协助力古城保护点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002.html 1 韧性 耐心 定力 48,00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