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变电站监控设备实现自主可控

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24日   第 07 版)

本报讯(记者 王菡娟)记者从中国电科院获悉,该院牵头的“变电站监控设备自主可控技术研究与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近日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在变电站监控用芯片和软件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显著提升了变电站监控设备元器件国产化率及运行可靠性,增强了变电站监控应用功能智能化水平及变电站监控设备运维效率。

随着贸易摩擦日趋加剧,工业级芯片受晶圆制造、光刻机、光刻胶等上游产业链制约,短期内难以实现芯片制程上的突破,变电站监控设备依靠现有国产芯片难以实现换代升级,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业务需求。在有限的芯片条件下,通过差异化硬件设计和高度适配的专业软件技术充分发挥国产芯片潜力,是变电站高性能国产监控设备的重要研究方向。

2020年以来,中国电科院牵头组建联合团队,历时3年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结合基于国产异构多核SoC的深度软件定制技术,研制了变电站高可靠监控设备支撑平台,采用异构计算技术架构,充分发挥国产大小核优势,解决同构多核国产芯片单核性能弱的问题;研发了ADC基准电压全域特性拟合的量测精度自适应补偿算法,通过高活数据缓存式并发访问、单线程束协同调度+多进程动态交互结合的分布式全域数据共享技术,攻克国产ADC芯片采样精度不足的问题。

针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运维需求,技术团队通过全域全息数据贯通融合、全景化监控、智能治理分析、多级协同交互等技术,构建变电站主辅设备多业务场景的应用多级协同管控体系,实现了接入设备数量、画面成图、巡视时间等指标的超越,提升变电站设备监视和运行管理水平。

目前,项目研制的自主可控变电站监控成套装备已在国内产业化应用,已在200多座变电站进行了规模化应用,项目成果重构了基于进口芯片与软件的变电站监控设备软硬件生态,产生“芯机联动”效应,驱动国产芯片和基础软件的技术迭代,加速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23-08-24 记者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628.html 1 变电站监控设备实现自主可控 48,6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