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谁来建设?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组织农民在乡建设、倡导大学生到乡建设、动员能人回乡建设、吸引农民工返乡建设、引导企业家入乡建设。文件明确,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谁来建设村庄、怎么建设村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解答好的一道题目。相对于单单依靠留守农民,为农村注入人才的“新鲜血液”已势在必行。其中,发挥好乡贤作用,就能让“待一待”变成“待得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解矛盾,促进乡村和谐
“有些家庭矛盾纠纷呈现隐蔽、突发等特点,咱们要多注意排查和收集这方面的线索。”“村里现在仍有一些村民有迷信思想,存在盲目虚荣攀比心理,今后可以多举办一些宣讲活动。”初秋的晌午,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左水冲村一农家小院内,几位乡贤理事会成员正一边乘凉,一边讨论着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抓。
这是一支早在2011年就成立的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等组成的乡贤队伍,他们各自按照服务片区划分,通过各种形式收集村情民意,掌握矛盾隐患,调解邻里纠纷。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则会上报左水冲村乡贤理事会,由理事长王玉稳召集理事会其他成员一同讨论,制定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佳方案。
73岁的王玉稳退休前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后,他带头参与家乡建设,热衷调解矛盾纠纷促和谐。“在农村,矛盾纠纷的化解离不开公序良俗的制约。乡贤们威望高、信誉好,人熟、地熟、情况熟,进得了门、说得上话,用亲情、乡情和真情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左水冲村党总支书记王光奎介绍,全村共有267户1100余人。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村寨,左水冲村把乡贤作为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打造“乡贤+”的乡村治理新模式,组织广大乡贤积极参与建言献策、纠纷调解、乡风文明建设。
不只在左水冲村,在曲靖市麒麟区珠街街道中所村,乡贤已经成为当地百姓信任的矛盾纠纷调解员和政策宣传解答员,58岁的孙云贵就是中所村选出的乡贤之一。多年来,他带头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并向村民进行宣讲;村里两户人家因发生口角争执闹得不可开交,他出面调解让两家人握手言和;挨家挨户劝说170余户群众理解政策规定,遵照施工图纸建房,深受村民信赖。在中所村,还有一间乡贤馆,乡贤们时常一起交流,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曲靖市在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中,不断深化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并以乡贤参与村(居)务监督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成立乡贤理事会77个,挂牌乡贤监督工作站102个,选拔优秀乡贤监督员1600余人,走出了一条以乡贤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建阵地,推动乡村富裕
近几年,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的安山村,因为一群从事设计、艺术同业者的入驻而变得热闹起来。朴地建筑工作室等20余个设计、艺术类工作室在这里生根发芽,创造了逾千万元的年产值。而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闲置厂房。
改变,就从村里来了“新乡贤”开始。2018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张小晨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本土建筑师、艺术家看中了安山村,开始对这里的旧厂房进行改造、装修和运营,并将入驻者锁定为城市回流的创业、办公、创意人群。经过两年多的摸索,这里变身“乡野办公社区”,每天在这里办公的“新村民”多达百余人。
“城里人在给安山村带来流量、关注度和消费的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张小晨说,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他们将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瓜果采摘等项目通过文化包装后宣传推广出去,把农村资源和城市做对接,为村庄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联动,真正实现了富民强村。
同是“80后”,归国留学生陈婧7年前同样以新乡贤的身份,主动结对宁波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承包了430亩农田,建成布兰登堡艺术庄园。如今,庄园作为江北区文旅产业基地、中小学研学基地,每年为王家坝村村民增收63万元,解决了近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几十公里外的庄桥街道河西社区,一支由退伍老兵组成的“河西老兵志愿突击队”在周围百姓中无人不知。“这支新乡贤团队是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自发组建起来的。”庄桥街道统战委员陈明介绍,40余名队员中一半年龄超60岁。他们时而化身“守护者”,组建老兵夜巡小分队,身着迷彩,手持照明灯,佩戴“平安”袖章,穿行在背街小巷;时而化身“网格员”,分组包干包片,协助巡查道路保洁、街面保序、绿化养护、安全隐患,平均每15分钟处置完成1件“小事”;时而化身“宣讲员”,通过老兵讲故事的方式,向辖区青少年及居民群众讲述从军故事、退伍后的创业故事等,让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如今,在宁波江北,像这样的“乡贤助乡兴”“乡贤助乡安”故事不断上演。这里先后打造“乡贤助乡兴”阵地30余个,以促成乡贤回归为重点,开辟特色展区和活动空间,积极支持推动各类乡贤、能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回归,成功打造了“甬同心·慈动力”等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带。
兴产业,发展乡村经济
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在一次采风活动中邂逅了洛宁县罗岭乡,随处可见的窑洞、土屋、麦秸垛等乡村风物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遵照“保留原始风貌、留下时代烙印”的原则,对花树凹村进行改造。
郭爱和将村庄的文化底蕴与自身所长相结合,将陶缸变身花盆、护栏、垃圾桶、坐凳、展台、指路牌,同时也是山谷间绵延的步道、艺术景观的原材料。而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蝶变为三彩(国际)陶艺村,不仅催化了当地的文旅产业从零起跳,也带动民宿酒店及旅游度假项目投资商纷纷到此扎根布局。
“盐店庄,荒滩地,晴天沙、雨天泥,种啥不长啥,天天饿肚皮。”因为地处古黄河渡口,70%的土地都是滩涂地,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曾是远近闻名的“野滩”村。如今,这里春季看花、夏秋收桃、冬季输出种桃技术,依靠特色的桃子产业,昔日的黄河滩变成了花果川。而这种改变,同样始于返乡能人的回归。
几年前,在外经商的关源群返乡带领乡亲们谋划产业出路。从遴选林木品种、带头试种到开拓全国销路、建桃果交易市场,再到举办桃花节、请林业专家培训种植能手……如今,盐店庄合作社种植桃树1万多亩,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群众在桃子上收入户均过万元。
近年来,河南省针对乡村实际,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全方位深化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程,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生态环境,让乡土人才留得下、待得住。同时,发布《关于推动豫商豫才返乡创业的通知》,从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用地保障、加强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出台22项具体细则,吸引豫商豫才返乡创业。目前,全省纳入乡土人才库的人才达到103.5万人,有力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办书屋,助力乡村教育
每到周末,位于山东省商河县沙河镇棘城中街村的“树理书屋”里都会热闹非凡。不过,这里的热闹并不是人声鼎沸的喧嚣,而是源源不断走进这里的孩子、青年和老人——他们有的安静地坐在桌前看书,有的在书架前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还有的一边翻看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三三两两、挨挨挤挤的人们让这座二层小楼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看着这样的场景,书屋主人,今年已经72岁的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眼中充满了欣慰与满足。
中街村是王树理的老家,他和几个兄弟姐妹从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着满满的乡愁。书屋坐落的地方,过去是几间土坯房,也是王树理一家几辈人生活的地方。
“在村里建一座书屋,是我长久以来的想法。”王树理的父亲母亲都不识字,但对学习文化却有着特别强烈的愿望。特别是老母亲,一辈子对书本、纸张有一种奉为神圣的珍视。在生活特别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让兄妹四人上学读书。正是因为父母的坚持,兄妹四人都因读书而受益,特别是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王树理也因此得以在县里、省里担任领导职务。
一家人因读书而改变命运的经历,让王树理很早就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山东省庆云县委书记期间,他不仅带领班子成员主动结对家庭困难学生,还提升教育条件,组织调研组了解当地学生辍学情况,让孩子们重返校园。“我离开庆云时,当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大有好转。今年高考,这个县更是创造了德州市高考成绩第一的佳绩。”王树理说。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王树理意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教育环境,光靠一个人、做几件事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在农村孩子的心里从小种下“要读书”的种子。而母亲在生命弥留之际,留下的“希望子孙后代一定要认真读书”的遗言,更是让王树理坚定了在家乡办书屋的想法。
2021年,王树理开始筹划书屋的建造工作。他拆掉了原来的老宅,一座古香古色的崭新二层小楼在原址重建。一楼二楼设图书阅览室,目前有各类藏书3万余册,供村民和周边50公里之内的各界人士无偿阅读。另有多功能厅,可举办讲学、培训等活动。
今年4月12日,一个月前刚刚正式退休的王树理主持了书屋的开幕仪式。之后,这里每逢开放日,都有村里和附近的众多村民前来读书。王树理还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山东省民委的专家学者,举办了多场关于读书和民族团结的讲座,深受大家欢迎。“下一步,还计划开展听书讲评、文体活动、医疗义诊、农业讲座,让更多乡亲感受知识的魅力,让乡村文化振兴真正落到实处。”说起书屋未来的规划,王树理滔滔不绝。
看到乡亲们喜欢书屋,王树理很开心,但同时也有些担忧和烦恼。他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书屋没有人管理。“愿意管理的人有,但真正懂管理的人没有。”王树理说,他和老伴今年都已过古稀,每周为了开放书屋往返于济南和商河之间,时间长了确实吃不消。可交给“不懂书”的人,又实在不放心。他希望书屋能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管理,这样才能物尽其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树理说,现在国家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人回乡参与建设,各地政府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强化政策引导,营造共同规划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氛围,这样才能让想干事的人稳得住、有期待、有保障。
“虽然有困难,但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就像‘武训办学’一样,让读书的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王树理坚信,如果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也算不辱使命。
(李茜茜 方舟 蔡晓雨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