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重庆南川区官地村梁家湾,蝉鸣悠长,万物繁盛。在重庆创生生物科技集团(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方竹笋低海拔种植试验基地里,管理员包善飞戴着草帽穿梭其间,虽然汗如雨下却满脸喜悦。方竹林下的方竹笋正破土而出,或露出尖尖角,或已有一尺高。而在几年前,这些方竹笋只会在高海拔地域生长。
金佛山方竹因其主杆截面内圆外方而得名,是南川区“3+2”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但因受制于其独特的高海拔生长环境要求,方竹笋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迟缓,多年来面积只有24万亩,产量仅有2.6万吨,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成为南川区委、区政府和群众的一块“心病”。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川人,四川大学教授丁显平深知金佛山方竹笋、南川木波罗等特色生物资源科研和开发价值。在2011年成为第十三届南川区政协常委后,他多次建议将南川特有的生物资源进行深度研究和利用,并于2012年带领四川大学生物资源研究团队与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金佛山高等研究院共同组建了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在金佛山方竹低海拔种植研究之初,我们按照每100米一个梯度将金佛山方竹移植下山,但海拔高度低于900米后,金佛山方竹要么枯死、要么变异,变异后的产量和品质都不好。”丁显平说,为此,他带领团队走遍全国,先后收集云南方竹、永善方竹等23个高中低海拔方竹品种,并建立了方竹种质资源库。
为了找寻不同海拔方竹的生长“奥秘”,他依托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通过分子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用近10年时间成功优选出了金佛山方竹1号、2号、3号三个优势试验品种。
选出来还得用起来,要用起来就需要田间试验。丁显平牵头成立了重庆创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在500—600米的神童镇、800—900米的南城街道官地村和900—1000米的大有镇建立低海拔种植试验基地。
管理靠人,科研管理更要靠懂行人。为了留住专业人才,更好助推方竹笋产业发展,丁显平推荐研发团队骨干成员包善飞加入政协组织。2021年,包善飞成为区政协委员,并于2022年被区政协选派到官地村挂任“名誉村主任”。
到了官地村后,包善飞既当研究员、又当管理员。他组织村民参与基地管护、增加收入来源,还与村民一道除草、施肥、垫竹、采收,记录试验品种长势、产量等科研试验数据,精心呵护“试验田”。
“金佛山的原生方竹笋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0月初,平均亩产不足220斤。而我们的低海拔品种采收期从8月初到11月初,采收时间大幅延长,产量自然大幅提高。去年官地村试验基地亩产达到2000斤以上,今年预计能突破3000斤。且低海拔品种与原生品种的短膳食纤维相当,品质相当。”看着长势喜人的方竹林,包善飞信心十足。
除了参与科研试验的丁显平、包善飞两位委员,还有陈建、刘练等10余位委员也在致力于方竹低效林改造、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助力金佛山方竹笋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下一步,我们将在官地村进行金佛山方竹低海拔规模化种植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适时向全区推广。”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川还将积极探索“竹笋+油料+中药材”共生模式,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共同把金佛山方竹笋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