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泳 通讯员 贾志敏)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经济效益,是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山西长治作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从未停止过对工业固废利用的探索。8月28日,在长治市政协专题议政会上,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相聚一堂,围绕“发展工业固废利用产业 助推绿色低碳转型”议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
变废为宝,科学技术是关键。“依托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长治研发基地、武汉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长治市成立了固废综合利用中心,围绕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研发、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先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关键性技术合作开发、实验性示范和技术咨询服务。”市能源局负责人说,长治一直在努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平台。
“要依托与高校合作的有利条件,抓住北京对口支援长治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对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科技投入、人才引进、高层合作,拓展研发更多新产品、衍生更多新业态。”市政协委员赵永江说。
如何将工业固废利用的“星星点点”变为产业?市政协副主席邱建英认为,“点上开花”不如“串珠成链”,要加快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园区和产业链,逐步实现对工业固废“用干榨尽”。
“工业固废生产、收集、堆存、交易、运输等系列环节,都应纳入工业固废信息平台,让供需、监管一目了然。煤系等工业固废利用环节要细化筛分、区别应用,不断丰富、延伸工业固废利用产业链。技术转化环节,应创建集成果展示、对接、评估、交易、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加强供需对接,提升转化效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襄垣县山大固废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薛占金对操作环节提出了具体治理方案。
利用工业固废生产的产品,如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市政协委员周明凯认为,目前亟须制定行业标准,让经过多重技术处理、加工过的工业固废重新获得市场认证。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工业固废利用产业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工业固废利用产业统筹协调机制……在交流讨论中,委员们为助推长治工业固废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