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国家卫健委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让群众在基层看病就医更省心

本报记者 陈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06日   第 05 版)

“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广大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医疗救治和灾后防疫工作,坚定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以下简称“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6个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在会上这样表示。

健康惠民服务举措不能搞“一刀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分布在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广大群众迫切希望在家门口能够获得及时、便利的就医和健康服务,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和落实有关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介绍。比如,北京、上海等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门诊延时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学的居民在基层社区得到基本医疗、慢病配药、家庭医生签约、健康咨询等服务;浙江、广东等省份积极推进慢病长处方服务,方便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配药开药,减少开药频次;吉林、湖南等省份全面推进村卫生室门诊医保结算工作,把村卫生室也都纳入到医保定点,更加便利村民就近看病开药。

“各地在具体推进中,根据3年行动安排,需结合各自实际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并且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也就是说,并不要求‘一刀切’、一蹴而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丰富和细化相关措施。”傅卫强调。

针对服务举措提到的“要推动中高级职称医师日常值守门诊”“偏远地区的基层机构日常会面临人手不足”等问题,傅卫表示,推进中高级职称的医师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值守门诊,这样的措施目的是希望能够提升基层门诊服务的质量和首诊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病的就医需求。具体推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基层医疗机构本身要通过内部的合理调整安排,调配人力,用好自身的人手。

二是县区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要统筹好二三级医院的资源,能够更好下沉基层,加强外部力量的支援。

三是目前全国推进的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医疗集团等建设也要切实发挥作用,由牵头医院定期下派一些医务人员到基层坐诊,实现医共体内部人力资源的共享。一些偏远地方、服务人口少的乡村,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巡诊等方式来实现服务下沉。比如,重庆探索“县聘乡用”,每年区县级医院按照新招的执业医师数的80%,置换出本院一些成熟的专业人员,优先安排中级以上的人员到基层服务,形成了制度化安排;山东参照“驻村第一书记”的做法,从二级以上医院累计选派了6批1900余名优秀的业务骨干,到偏远薄弱的乡镇卫生院充实力量;广西上思通过县人民医院在乡镇卫生院开设名医工作室,带动基层相关专科团队建设,让优质服务惠及基层群众。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基层便民服务举措的推出,需要基层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需要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傅卫指出,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国家卫健委于2018年启动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重点培训乡村医生、全科医生等基层医务人员骨干。截至目前,培训项目线下共培训65万名基层医务人员。线上平台陆续征集并制作5000余堂视频课程,面向所有基层医务人员免费开放,现注册学习人数已超180万人。

“今年部分地区洪灾严重,国家卫健委指导受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针对性服务,通过中国继续教育网的线上平台,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在灾后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个人健康教育与防护、场所与个人住宅环境卫生处置、灾后常见传染病应对处置等方面的培训,让基层医务人员在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当好了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傅卫最后表示。

2023-09-06 本报记者 陈晶 国家卫健委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9248.html 1 让群众在基层看病就医更省心 49,24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