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

——​青岛市政协调研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小记

本报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赵绍贤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12日   第 02 版)

“马上到站的列车上有一名乘客需要紧急救助!”

“乘客无呼吸、无心跳,马上使用AED!”

“电击成功,请进行心肺复苏。”

在青岛地铁8号线大洋站,副站区长刘旭涛和调研组交流时,将近期发生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救人场景复述着呈现在委员眼前,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里,大洋站全体工作人员默契配合、分工明确,为乘客争取到了救治的机会。

今年9月9日是第24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数字赋能 救在身边”。在“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青岛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赴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应急安全体验教育培训基地、青岛地铁8号线大洋站、青岛建筑业协会,实地调研应急救护设施布设、救人案例以及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开展等情况,通过所见所闻,切身感受到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群众对急救的重视越来越高,危急时刻能挽救生命的技能成为很多行业的必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红十字会、院前急救等各部门开展的救护员培训或急救知识普及。

以调研点青岛地铁为例,其持续组织一线人员开展AED设备急救技能培训,已投放AED的车站每天均有持证员工上岗,将推动实现“已配置的AED周边有不少于10名人员接受过使用资质培训”。由地铁等交通工具辐射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持证上岗”已成为应急救护的关键一环。

“今年以来,青岛市已有2.2万余人参加了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并通过考核,成为取证‘红十字救护员’,普及培训240余万人次。截至目前,青岛市已有34万余人拥有《红十字救护员证》,他们分布在社会各行业,就在我们身边。”市政协委员,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高嵘介绍道,青岛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全面依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服务平台”,平台囊括了应急救护培训管理、师资管理、AED管理、一体机管理、志愿者服务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在线学习、培训公示等内容,切实提升了应急救护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但是目前,青岛与其他城市相比仍存在AED布设覆盖区域不完全、应急救护培训资金缺乏等短板。”对此,高嵘希望市政协发挥政协智慧与力量呼吁将以上难点痛点纳入青岛市办实事当中去,委员们纷纷响应,并积极建言助力解决。

“市妇联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了青岛市家庭安全应急演练实训基地,面向全市家庭、儿童开展救护教育,研发《烧烫伤处理》《家庭药品安全》《简易包扎》《鼻出血处理》系列课程普及贴近家庭日常生活的急救小知识,以及《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术》等专业应急技能训练拍摄制作成短视频,在各新媒体渠道传播应急急救知识,打造家庭应急急救教育服务新特色。”市政协常委、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魏鲁华认为,应急救护培训应加快走进家庭、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让群众进一步掌握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卫生健康基本技能。

数字化建设对应急救护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急救数字化有利于实现“世界急救日”设立的初衷——让急救知识为所有人共享,使每个人都有能力拯救生命。

市政协专职常委赵迅建议,突出“数字赋能 救在身边”主题,加大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运用。要依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培训”为抓手,不断拓宽应急救护培训的覆盖面,着力提升应急救护培训数量;要根据社会各界的培训需求,开展精细化的应急救护培训,着力提升应急救护培训质效。

市政协副秘书长刘明辉表示,政协委员要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彰显责任担当,切实将宣传、普及急救常识作为委员履职的一部分,把“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植入人心,助推青岛市社会急救水平取得新提升。

2023-09-12 本报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赵绍贤 ——​青岛市政协调研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9530.html 1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 49,5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