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美好生活 从“齿”开始

本报记者 陈 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20日   第 07 版)

9月20日,时值第35个“全国爱牙日”。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龋病和牙周疾病等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可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全身疾病可在口腔出现相应表征。因此,要做好口腔健康护理,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预防口腔疾病,要定期做检查

“口腔疾病关键在预防,越早发现被治愈的概率就越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副主任医师刘莉提醒,定期口腔检查,可以预防以下口腔疾病的加重恶化——

龋齿。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牙齿有点疼,忍两天没事了就没去看医生,结果过了几个月,又开始疼痛难忍,到了医院才发现,需要根管治疗,治疗后还需要佩戴牙冠……其实牙齿第一次疼就是在发出“警告”,如果那时就能够及时去医院检查,发现龋病及早补牙,就可以避免后面的根管治疗等后果。

牙周病。牙龈红肿,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上火了,但实际上也可能是牙结石引起的牙龈发炎,定期口腔检查、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接受洗牙,能够有效清理牙结石,保障牙龈不受细菌残留侵害。

不良咬合关系。这一点是最关键,也是最隐形的。很多人不会注意到牙齿的咬合关系问题,殊不知如偏头痛、恶心、失眠等可能是由不良咬合关系引起的,咬合关系紊乱甚至会导致左右脸不对称、大小眼等,而定期的口腔检查能够直观展现咬合状态,在医生建议下看是否佩戴颌垫辅助治疗。

好习惯有助于口腔健康

那么,生活中哪些习惯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刘莉介绍:

少喝碳酸饮料,避免牙齿损伤。pH(酸碱)值是反映酸碱度的直接指标,牙釉质脱矿的临界pH值为5.5,而碳酸饮料、柑橘等酸性食物pH值低,可将口腔pH值降低至釉质脱矿的临界pH值以下,直接腐蚀、破坏牙齿表面,从而引发酸蚀症。另外,这些食物含糖量较高,微生物发酵糖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中的矿物质溶解,引发龋病。

多吃瓜果蔬菜,减少烟酒槟榔。经常进食富含钙、维生素C、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及全谷物,可增加咀嚼活动,减少菌斑滞留,促进牙周健康,同时可以预防龋病、黏膜病及口腔癌。吸烟是引起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是吸烟者。烟草与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饮酒容易引发舌癌与口底癌,饮酒时,酒精与舌和口腔底部的黏膜反复接触,会引起黏膜烧伤并增加对致癌物质的吸收。酒精含量越高,致癌的危险性越大。“槟榔果”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咀嚼槟榔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清洁口腔很重要,刷牙漱口用牙线。饮食和细菌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疾病的最重要因素,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含氟牙膏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简便、低成本且有效的龋病预防措施,牙齿萌出后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为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0~3岁婴幼儿使用氟浓度为500~1100mg/kg的含氟牙膏,每次用量为米粒大小(15~20mg);3~6岁儿童含氟牙膏用量为豌豆大小;6岁以后及成人含氟牙膏用量为黄豆大小即可。刷牙清除牙菌斑数小时后,菌斑就会在清洁的牙面上重新附着,不断形成。特别是夜间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更容易生长。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建议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刷牙时牙刷刷毛不能完全伸及牙缝隙,如果在每天刷牙后,能够配合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帮助清洁牙缝隙,可以更好地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此外,咀嚼无糖口香糖也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降低口腔酸度,有助于口气清新,牙齿清洁。

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2021年3月7日,在全国‘两会’上,我做了题为‘将口腔健康与全身重大慢病防控纳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发言,提议系统开展口腔疾病与全身重大慢病发生发展研究,服务全身健康;研发前沿诊疗新技术防控口腔疾病与全身重大慢病;发展适宜技术,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口腔疾病防控能力。2021年5月14日,在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的围绕‘在重点领域加快启动新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我以‘积极发挥重大专项对人民健康的支撑作用’为题做了发言,建议在已有基础上,将慢病防控纳入重大专项并加快推进,系统开展慢病发生发展机制和诊疗方法研究、构建新的慢病防控体系,如干细胞新药研发、通过口腔健康管理预防全身慢病等。”作为目前口腔医学领域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王松灵长期为口腔健康呼吁。

“保护好口内的每一颗牙齿,毕竟生物再生牙也好、种植牙也罢,和天然牙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我认为原装的牙才是最好的。因此,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王松灵介绍,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包括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会影响到全身很多疾病的发展,通过维持口腔健康可以维持全身健康。

“关于维护口腔健康,中国古人总结的经验是每天需要叩齿36次,我们现在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每次咀嚼可以产生大约100斤的力量,这个力量的生物信息可以通过牙周膜传递给大脑,引起大脑血流增加、相关大脑皮层兴奋。也有研究显示,咀嚼系统通过牙周膜进行生物信息传递,对大脑保健和防止阿尔茨海默病等有着积极的意义。”王松灵补充道。

“但目前,我国人民群众对口腔健康仍然关注不够、投入不足。我也提过关于将口腔健康基本项目纳入医保及建立口腔商业医疗保险支撑民众口腔健康的提案,希望更多的群众和社会资金参与到口腔健康的保护中来。”王松灵坦言,现在,他依然持续建议推动建立相应商业医疗保险。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自发投入资金以保护身体健康,进而形成口腔医学发展与患者获得更好治疗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口腔医疗商业保险中加入一年一至两次洗牙和口腔检查等固定医疗项目的做法,更早发现口腔健康问题,大大降低后续治疗支出对医保造成的压力。

2023-09-20 本报记者 陈 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005.html 1 美好生活 从“齿”开始 50,00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