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科研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

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 郑丹娜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20日   第 10 版)

观众在教育装备展区体验科技教具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200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学校建立以校为本、自上而下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级文件中对校本教研提出规定,标志校本教研更加合法、合理、专业。

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再次强调通过校本教研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其中,《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模块中就明确说明:学校要充分重视并加强语文教研组的建设,以教研组为依托,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围绕着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等关键问题展开教学研究。

9月22日,全国政协将以“中小学中的校本教研”为主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值此之际,本刊特别关注一线中小学教师、校长参与中小学教研的情况,有问题有困惑,亦有弥足珍贵的探索及教研带来的收获和体验,以为全国政协委员们的议政提供参考。

——编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对于这句话我很认同。任教30年,我从参加课题到主持课题,从区级研究到国家级立项,科研使我成长为一名理智、善思、有教学成果的研究型教师,出版三部个人专著,指导并亲自主编多部书籍。2018年,我撰写的“运用‘全接纳 慢引导’教育理念建构生命成长共同体研究”的成果,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走上科研之路,是从一次偶然的任务开始的。1998年3月的一天,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李海莲主任询问我有一个区级课题是否愿意参加。那时,我还是一个工作只有四年的年轻教师,不到25岁,不用说没有科研经验,就是教育教学经验都十分匮乏,但我还是大着胆子接受了这个任务。因为任务急,学校只给我三天时间,确定课题、做好前测、写出开题报告。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日子,查阅资料远不及现在便捷,我整个周末泡在首都图书馆,那三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三天后,我确定了选题“小学生劳动能力对学习能力提升的研究”,并如期完成了开题报告。由于那个时期鲜少有一线教师做课题,再加上选题小有针对性,课题成功通过教委的审批立项,于是教委指派区德育研究专家马颖校长直接指导我。有师傅持续一年的跟踪指导,我按照计划实施研究、收集例证、记录案例,并顺利撰写了结题报告。在当年的全区德育大会上,我连续获得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两个优秀奖励,所撰写论文还获得了当年朝阳区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那次做课题的经历使我养成了五个好习惯:

第一,把教育中的难题看成研究的课题。我不再惧怕教学中的难题,不再抱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每遇到一个特殊的学生或者教育教学中的难题,第一感觉就是“好的,又来了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30年来,我把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教育中的难题当成研究的课题,以研究的心态来对待,不仅使自己积累了大量的案例,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育人难题,成就了孩子们的生命成长。

第二,善于吸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创造。科研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结合选题做文献研究,既有理论上的学习又有经验上的梳理,做文献研究就是学习和吸纳,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在梳理文献时我常常有灵光乍现的感觉,经过反思提炼,形成了我在实践中运用得当的措施和方法。

第三,“凡事豫则立”。《礼记·中庸》中有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科研帮我养成了做计划的习惯。开学前,制定好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的计划。按计划推进实施使工作井然有序,成效明显。

第四,“吾日三省吾身”。苏霍姆林斯基30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随笔,这就是一线科研最好的方法。记录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我与学生进行了23年的“悄悄话”笔谈,积累了500多万字与学生的悄悄话,我每天筛选“悄悄话”,沉淀下很多有代表性的学生成长故事。在筛选、记录与整理的过程中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发现育人过程中的成功与不成功,减少了很多遗憾与失误。

第五,化繁为简,构建体系。总结梳理研究成果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我习惯于列表、画结构图,筛选研究成果中的许多繁杂,做结构化、系统化、体系化的归纳整理,不断将经验提升到理念认识上。在30年的教育实践中得出“全接纳-慢引导”的教育理念,并正在进一步探索“生命涵养教育理论”。

总之,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科研经历是助推教师产生教育思想,提升教育情怀的源头活水。回顾我的科研成长之路,我认为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希望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教研体系、高校学者专家各方面理念都能助力学校教育科研,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高校做起,加大对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据我了解师范院校虽然对本科生开设科研课程,但学生并没有经历过选题、调研、开题、研究的完整过程。很多师范生入职后很难以研究的视角实践。建议师范院校调整课程结构,延长师范生在一线学校的实习,用至少一年时间在学校开展选题、制定计划,开展行动研究和结题等研究性实习,经历完整的科研过程。

第二,教研培训机构要把教研思维转变为科研思维。教研是研究“如何教”,科研是“如何教”之前至少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研究的意义)、“别人怎样教”(文献分析)、“这样教有什么效果”(前后测分析)。如此看来,科研比教研有思维含量。新课改注重培养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而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吸纳能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因此我认为教研培训机构要把教研思维转变为科研思维,甚至应该扩编科研指导机构,缩减教研指导机构。

第三,改变功利化评价,不把论文数量作为评职称标准。在职称评价和骨干评选中,往往以论文获奖的数量取胜,很少有关注获奖论文的独创性和成果的推广性。因此,应该改变功利性评价,不以数量取胜,可以听取成果讲述,并有针对性地答辩,重视研究的真实性、实效性、科学性。

总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破的是“五唯”的顽疾,立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多维度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其中就包含对教师实际科研能力的重视。在不唯论文的前提下,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也是新课程改革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共同打造当代卓越教师的意义所在,愿所有的老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把教育中的问题和学生成长中的难题当成研究的课题,不断提高专业性和科学性,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书记兼校长)

2023-09-20 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 郑丹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018.html 1 科研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 50,01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