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王淼)日前,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带队就魏名君委员《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提案进行协商督办。
“提案涉及领域是我熟悉的领域,提案中相关问题和建议是经调研和总结的客观事实呈现,希望能借此实实在在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当记者问起提交提案的初衷,魏名君坦言,“面对这场科技革命兴起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青岛市谋定而动,一系列政策、方案的出台,再次凸显了青岛市不遗余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所以我想通过提案进一步助推青岛市在此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据悉,自2019年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来,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22年被列入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在先后出台《青岛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基础上,2023年2月23日,崂山区建设占地面积近3000亩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同步发布《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市、区两级携手推出11条支持政策,着力推动园区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服务。
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载体。会上,承办单位就青岛市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及提案办理情况,与政协委员就提案进行了面对面答复和协商。
“建议在智能制造方面,总结试点示范工厂经验,继续聚焦‘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建设,以数据驱动助力制造效能提升,以产品数字化为核心,推进数字化研发、数字营销、智能制造和智慧园区等四大业务体系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支持基础条件好、技术模式领先的优势企业率先推行智能制造,分行业建设成一批示范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然后再低成本化进行同行业方案垂直推广,探索形成一批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魏名君建议。
对于魏名君提出的关于“发挥优势,形成示范”的建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金灿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应用与融合背景下,青岛市在加快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先发优势:累计6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企业入围首批“数字领航”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建设全国首个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分析系统,以及首个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站(青岛站)……
目前,青岛市在人工智能应用端虽已取得一定成绩,部分细分领域领先全国甚至全世界,但仍要清醒认识,毕竟新技术落地不会一蹴而就,过程中仍将面临多方面挑战。
对此,张元升表示,立足科技前沿、抢抓人工智能促进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创新创业高地,为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贡献“青岛力量”;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发展优势,丰富场景应用,做好安全管控,推动青岛市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纵深发展;发挥政协优势,凝聚提案人持续出谋划策和各部门持续办理推进的合力,为“工”赋青岛、“智”造强市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