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

扛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新使命

潘碧灵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26日   第 03 版)

当前,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引发的极端天气正在不断突破纪录。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全球气候变暖至少持续到2040年。而欧盟即将推出的CBAM(“碳关税”)将会给我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带来影响,对我国相关产品的进出口造成压力和挑战。2020年9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高校作为“关键少数”,因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撑能力,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进程中天地广阔、大有可为。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为高校坚决扛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新使命提供了重要实现路径。

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高校3013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约4655万人;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高校有70余所、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高校有130余所,有环境类专业的院校有420余所,开设环境类专业680余个。对标“双碳”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特色,找准发力点,让“双碳”主题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与“双碳”战略需求相适应、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相融合的一流学科专业体系,加快培养碳核查、碳经纪、碳会计、碳投资咨询、碳信用评估、碳资产评估、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方向的专业人才。比如,大气科学或者气象科学具有一定优势的高校可尝试开设应对气候变化专业,财经类高校可开设碳经济专业。

培养多元紧缺人才,构筑人才培育体系。一是做好人才培育方案,做强做实碳中和相关教材建设,出版一批具有引领性、影响力的高水平教材。二是探索完善产教、科教、校企融合的育人新模式,促进培养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三是根据高校自身情况,整合优势教学资源,以资源、环境和能源相关专业为依托,成立碳经济研究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等,不仅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还能抢占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高地。

强化科研重点攻关,聚力“双碳”科技创新。“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与制度安排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大量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经济与管理等有关问题。高校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机制,汇聚“双碳”方向的海内外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组建交叉创新团队,同时依托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瞄准碳中和领域共性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强化科研重点攻关。

实施全面合作交流,提升“双碳”服务能力。对外,高校要加大和国外高校交流,打造碳中和领域创新引智基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或论坛,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内,高校要积极面向社会构建服务“双碳”战略的创新实践体系,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不仅要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构建碳中和技术发展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还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主动融入各级各类碳中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助力政府决策需要。高校要从“四要”入手,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一要定位准。紧紧围绕碳中和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和主要路线、碳市场体制机制设计等领域。二要质量高。努力产出具有决策影响力与社会公信力的标志性智力成果,提升高校智库建设标准。三要方法新。要探索智库平台建设新思路,通过数据赋能、智慧赋能,提升智库在“双碳”战略中的服务效能。四要合作广。强化机构间合作,扩大研究深度,形成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升智库成果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加快建设低碳校园,打造社会低碳标杆。可制定实施校园低碳行动方案,促使低碳理念、低碳教育、低碳生活相互融合。大力弘扬绿色低碳文化,推行科普宣传、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将“双碳”战略目标转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共识和集体行动。在校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贯彻绿色低碳理念,有效利用地源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燃气消耗,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化校园能源运营管理平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

2023-09-26 潘碧灵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305.html 1 扛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新使命 50,30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