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让“福”文化惠及万千群众

——福建省政协专题协商“福”文化宣传推广

本报记者 王惠兵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09日   第 01 版)

“福建福州福清福鼎福安,八闽洪福。”

“诏安同安华安永安惠安,四季平安。”

近日,福建省政协“加强‘福’文化的宣传推广”专题协商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手捧特色文创“福”盘,于一副由福建众多地名串成的对联中细说“福”文化,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会议以“线上+线下”形式召开,在省政协机关设置主会场,在各设区市政协机关、省政协平潭综合实验区工委等地设置10个分会场,并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省内外专家学者和业内代表人士等上百人通过现场和视频连线等方式参与协商。

“当前,全省在推进‘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福’文化的宣传推广仍存在概念不够深入人心、核心文化IP打造不够到位、文化产业链不够完善、文化品牌体系建设不够健全等困难和问题。”在主会场,省政协副主席刘献祥率先代表调研组作主旨发言,针对6点问题,重点从6个方面提出23条建议。

“建议进一步加强‘福’文化概念体系的研究阐释,协同推进‘福’文化数据库建设,加快策划生成一批‘福’文化产业,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性应用场景,找准‘福’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点,全面凝聚‘建’的合力,彰显‘福’的活力,让福建的‘福’无处不在。”紧跟着发言的省政协常委、福州市政协主席刘卓群直奔主题。

全国政协委员,“意外艺术”创始人、“意公子”吴敏婕则认为,讲好“福”文化故事,必须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找到“福”文化与民众生活紧密贴合的传播点,让用户自发地说出来、用起来,传播开来。同时,充分利用海外新媒体平台,发挥福建“侨”的优势,共同讲好中国“福”文化故事,推动“福”文化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在视频连线中,从“故宫掌门人”到“世遗守望者”,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热情洋溢地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分享了许多典型经验;在中国生活30多年的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兴奋地诉说对“福”文化的切身体验,期待让“福”文化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即席发言时,省政协常委、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刘泓提出,要提炼“福”文化内涵,加快打通“福”文化IP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福”文化IP的全线产品;省政协委员、省自媒体协会会长雷希颖希望,全省深入探索产业融合,加快形成“福”文化产业体系,形成“福”文化生态系统;省政协委员、省歌舞剧院院长孙砾呼吁,以“福”文化为纽带,推进两岸文艺精品创作发展,连接两岸手足之情,润泽两岸同胞心灵。

“我们将大力实施‘闽人智慧’系列主题传播计划,培育‘福’文化新型体验业态。”“我们将为福博会引流赋能,培育扩大福品博览会IP影响力。”……主会场、分会场、视频连线点相隔千里、建言不断,参会的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等部门负责人亦频频回应,全场协商氛围愈发热烈浓厚。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立足福建特有的资源禀赋,着力在深化研究阐释、创新宣传方式、加强转化利用、深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上下功夫,培育‘福’文化IP,擦亮‘福’文化品牌,形成共促中华福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合力。”张彦充分肯定了此次专题协商成效之余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省政协副主席张兆民表示,要充分发挥政协大团结大联合功能,持续深化两岸基层治理论坛、港澳大学生“八闽文化之旅”夏令营、闽籍侨领故乡行等活动品牌,为推进“福”文化交流互鉴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2023-10-09 本报记者 王惠兵 ——福建省政协专题协商“福”文化宣传推广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574.html 1 让“福”文化惠及万千群众 50,57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