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来抓。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指导,中国考古博物馆、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的“从‘九层妖塔’到阿柴王陵——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9月28日在中国博物馆开幕,吸引着观众从传说走进真实,感受着青藏高原鲜活的历史图景和青海道镌刻的丝路印记。而在不久前,中国考古博物馆作为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如何用考古成果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以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记者就此采访相关专家学者。
让历史说话,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
步入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展厅,左右两排精美艳丽的彩绘迎面而来。这是2002年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郭里木乡发现的木棺板画,描绘了唐(吐蕃时期)当地人们狩猎、帐居、宴饮、射牛等生活场景,被学术界称为“吐蕃时期美术考古遗存一次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发现”。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地处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个省区的交会地带。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表示,从1982年至今,热水墓群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充分证明,该地区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重要的节点,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中转站。依托丝绸之路青海道,众多先民得以在青藏高原艰险的高海拔地区逐渐拓居,形成大大小小的高原古王国,各民族互通有无、相互依存、水乳交融,共同凝结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
热水墓群是6至8世纪的重要墓群,其中,血渭一号墓被当地民众称为“九层妖塔”。1982至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陆续对包括血渭一号墓在内的50余座墓葬展开考古发掘,以抢救性清理考古为主。自2018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热水联合考古队,对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考古发掘,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建华介绍道,“九层妖塔”是有关英雄格萨尔王的传说,当地民众将口口相传的“九层妖塔”附会于血渭一号墓,一方面在于该墓葬外形高大,底大顶小,形状似塔;另一方面在于该墓早年被盗,出土了大量金银器,与传说中妖魔藏宝之处相吻合。“从考古学角度而言,‘九层妖塔’只是一个符号,考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搞清其墓葬形制结构、时代以及墓主人身份,为多民族融合、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以及遗产保护提供重要证据。以前关于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仅限于文献研究,热水墓群的发现则使之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韩建华说。
在展厅中央,一枚小小的银印章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这件由骆驼图案与藏文构成的文物是2018血渭一号墓的重要发现。该墓葬的年代,根据树木年轮和碳十四测定,大约是吐蕃赤德祖赞(公元704~755年)在位时期,出土金银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纺织品等各类文物近1000件。韩建华表示,这枚银印章上镌刻的藏文,经过多位古藏文专家释读,可翻译为“外甥阿柴王之印”,可由此确定2018血渭一号墓的墓主人身份以及族属,这对于研究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生产生活以及葬制葬俗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据,也是反映唐(吐蕃时期)吐谷浑与吐蕃政治联姻的重要物证。
丝绸中的“陵阳公样”纹样,是将波斯的连珠纹与祥龙瑞兽瑞禽等系列中原元素结合起来;人首鱼尾纹的金饰品,具有希腊神话海神、西方饮酒的来通等形象元素;另外在血渭一号墓出土的8世纪的波斯锦,是目前全球唯一确认的8世纪的波罗婆文字锦;在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的五色石,是一种镇墓石,具有道教特色,显示当时道教元素在葬俗上对当地的影响;大量漆器的出现,表现中原与青藏高原的贸易交往……来自青海省考古发掘一线的大量出土文物描绘着一幅幅古代丝绸之路上多民族交流交融、中外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画卷。考古发掘也让学界对丝绸之路青海道产生新认识:原来认为丝绸之路青海道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道路的一个辅道,经过考古发掘,特别是2018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可以确认丝绸之路青海道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是平行的两条同等重要的线路,也是支撑当时南朝与西域以及柔然进行交往的重要通道,也可以确认这一时期是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时期。
“通过展示我国边疆地区的考古出土文物,向观众呈现多样化的观展内容、提供不一样的观展体验,是中国考古博物馆策划临展的基本思路。”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表示,考古学家在边疆地区常年从事田野发掘,付出艰苦努力才使得大量文物得以重现于世,考古工作者有责任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让更多珍贵文物从遥远的边疆来到内地,把科学的、真实的历史讲给观众、讲给世界,使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感悟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同时感受考古工作的艰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让文物“活起来”,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具有6000多件展品的常设展,则汇集几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展现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常设展的所有出土文物精品,全部来自考古田野挖掘一线;所有珍贵古籍,都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臻藏。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常设展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以考古发掘新发现、学术研究新成果为支撑,通过独具特色的出土文物和古籍文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在巩文看来,“仓储式陈列”体现了考古学鲜明的学科特色。“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巩文说道,“这样的学科特点从根本上要求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展厅中仓储式展柜展架密集式陈列与独立柜的多角度展示正是基于此考虑。”
202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立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的部分文物基本保持了出土时的原貌,李国强来到一件已掉落些许银渣的文物展品“银质胡床饰件”前告诉记者,在将这件文物交回考古实验室时,即使碎渣也要完整还回,因为在修复、还原、研究文物的过程中,每粒碎渣都是有价值的。李国强坦言,发掘出土文物,关键还要考量是否具备挖掘条件、保护条件,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能否达到复原能力等,这对考古工作者来说都是考验。“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肩负起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使命,让中华文化瑰宝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李国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