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营周刊

加速集聚创新资源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重庆南岸区政协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商议政

通讯员 方莉 本报记者 凌云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13日   第 05 版)

5个专项调研、24个问题、32条建议……9月26日,重庆南岸区政协常委会会议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商议政,共谋产业结构优化良策。委员们调研深入,有备而来,建言精准,含金量十足,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协商“重头戏”。

今年,南岸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形成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和节能环保、汽车电子2个五百亿级特色产业确定为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随后,围绕助推全区“3+2”产业发展,区政协将助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确定为全年重点工作内容,统筹各专委会分别组织委员和专家组建了5个课题组开展专项调研。课题组深钻细研,“调”出了实情,“研”出了真招,实打实的成果汇聚于这场重点协商会现场——

“科技创新实力不足,人才资源较为匮乏,产业链不够健全,产业优势不够突出,政策精准度不高……”区政协经济委主任刘清华以问题为引导拉开了建言序幕,建议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为牵引,重塑产业转型升级定位,部署创新链,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扶持,激发发展新活力。

智能终端产业是南岸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智能制造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区政协委员陈海燕看来,南岸应深化数智赋能,明确“终端带配套、配套建基地、基地育产业”的建设思路,加快筑巢引凤,强化延链补链,形成品牌优势。

“南岸软件信息产业发展特色不够突出,人才支撑不足。”区政协民宗委主任王虹认为,应充分发挥中移物联网、信通院西部分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特色企业群,同时根据领军人才、中端人才、应用型人才等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专业人才。

“我区医药工业创新投入不足,专项政策撬动作用不突出。”区政协委员方明提出,要突出医药工业特色,全力实施中药提升工程,着力实施大品种培育工程,积极实施品种倍增计划,设立专项产业基金,解决好优质项目落地的资金瓶颈问题。

“南岸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缺乏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致公党党员田强代表课题组建议,摸底分析节能环保产业现有项目、企业、资源,与市、区各相关规划做好衔接,结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整体规划。

“南岸汽车电子产业规模化起步晚,面临如何错位发展的难题。”区政协委员刘明皓建议,围绕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新四化”方向,加强固态电池和车载激光雷达的研发、生产、应用,重点布局智能座舱、驾驶辅助系统、域控制系统、车载智能网联终端等领域的汽车电子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

常委会上,委员们直奔问题,畅谈思路,谋划发展。经开区改革发展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听后深表赞同,纷纷表示要把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的有力举措。

应邀到会的区政府副区长游泳表示,下一步将以科技创新培育先导性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速集聚创新资源,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为构建南岸现代化产业体系增效赋能。

2023-10-13 通讯员 方莉 本报记者 凌云 ——重庆南岸区政协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商议政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850.html 1 加速集聚创新资源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50,8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