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七个着力”要求,其中包括“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10月9日至13日,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围绕“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视察,实地走访了当地多所中小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座谈交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
■ 用好主渠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始建于1959年,‘因油而生,依油而建’,是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历史上的第一所小学。曾经,钻井工人师傅们总是用锣鼓喧天、红旗飘扬的场面庆祝井队开钻。我们学校一直在传承和发扬石油人的伟大精神,形成了腰鼓龙狮经典课程,虽然练习起来有些苦,但是我们很开心。”克拉玛依市第十九小学六年级学生帕尔扎娜·拜合塔尔吉说。
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视察团走访的两所小学同样都有特色课程。布尔津镇白湖路小学推动足球、马术、模拟飞行等各类体育项目进校园,充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冲乎尔镇寄宿制中学哈纳斯教学点积极将冰雪项目纳入教育教学内容,打造“冰雪+教育”模式,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说:“一路走来,看到孩子们快乐地感受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感到很欣慰。”她认为,课程课堂是青少年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教师是青少年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而兴趣爱好的培养则是孩子们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花园”的入口。
视察团了解到,塔城地区中小学校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开设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课程,引导青少年感受传统技艺魅力,将“大思政”化身为“小水滴”,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克拉玛依市常态化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申报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各中小学校积极研发实施体现本校特色的文化课程共96个门类,并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建设水平。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新疆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科学系统融入各学段、各学科教育教学之中,以语文、历史、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做到“3+2+N”全覆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脑入心。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建立“作业辅导+社团服务”课后服务模式,全区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共组建各类社团47000余个。
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仍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中小学专业化教师配备不足、一线教师知识储备不充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支撑还不足,等等。新疆同样面临这些困难和不足。
委员们呼吁,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发挥课程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推动各地各中小学校聚焦核心素养导向,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各类课程体系之中;探索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委员们还呼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各地分层、分类、分科开展教师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培训,重点加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师培训,厚植教师文化底蕴;发挥“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作用,为各地培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种子”教师;鼓励各地各校广泛开展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活动,多种途径增加专业化教师配备。
■ 利用多平台:拓展教育载体途径
“我刚刚参加了赴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的研学旅行,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拜访非遗传承人,学习防沙导流工程原理。原来关键器具是竹篓,我知道可以以竹为篓,但一直没有见过,更没想到小巧的工具却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一位老先生说,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不多了,想在自己还能动的时候多教几个学生。我深受触动,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找寻那些正在慢慢消失的传统文化的影子。”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关锦程说。
“今年暑假,我们参加了沈阳的‘和平杯’足球比赛,荣获团体第七名的好成绩。9月,我校又开展了‘骄阳杯’足球比赛,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我感到无比骄傲。老师告诉我们,足球也是一种文化,要踢出友谊、踢出团结,我因此更加喜爱足球。”塔城市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努尔阿勒·阿拜说。
塔城地区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积极发挥宣传教育职能,开展《新疆四史》进校园巡展活动150余场次,观展学生达12万人(次)。地、县两级博物馆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开展特色研学活动,吸引15万名中小学生入馆参观;定期开展“小小讲解员选拔活动”,先后培养选拔270余名学生讲解员,引导更多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
走进中小学校、走近中小学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时和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明显、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他说:“从主干课程到其他各科课程,从书法到绘画,从音乐到舞蹈,从戏剧到体育,从课堂到家庭,从文化馆到博物馆,结合新疆当地文化资源,激活了载体,弘扬了精神,不断厚植了文化润疆的基础条件。”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新疆不断丰富教育实践形式,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八个一”活动(习练一手隽秀好字、过好一次重要节日、践行一套文明礼仪、体验一段研学旅行、参与一番艺术活动、承袭一门民间技艺、欣赏一种传统曲艺、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突出“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抓手、具体化、好落实,使学生在耳濡目染、身临其境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委员们表示,新疆历来就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因此,在工作中还要注重立足新疆特色,贯通中华文化血脉,推进新疆优秀地域文化和内地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加大文化润疆的工作力度,增强各族群众自信心和自豪感。
委员们认为,应拓展教育载体途径。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校社团和节庆活动,加强学校办学历史的挖掘、整理,优化学校整体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文化浸润作用;依托新媒体技术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渠道,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 画好同心圆:完善工作协同机制
“去年元宵节前,班长李坤问我:‘老师,我们班能不能策划一个元宵节的活动?跳一下我们各民族的舞蹈,带来我们的特色美食。’后来,我跟学生们一起编排了舞蹈。家长们把各民族的特色美食也带过来了,哈萨克族家长带了包萨克、奶疙瘩,维吾尔族家长带了馓子,回族家长带了麻花,汉族同学和家长带了煮好的汤圆……这仿佛昨天才发生一样。”塔城市第六中学教师希丽娜依·阿布力米提向视察团讲述了她与班里学生相处的点滴。
“6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听语文课讲解《最后一次演讲》。课上,一个叫叶斯力的哈萨克族男孩突然举起手,很激动地说,‘老师,我想朗诵这一段’。他站起来几乎脱稿朗诵了这篇课文,全班同学热泪盈眶。从那节课上,我深刻地感受到,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也一定要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始终。”塔城市第四中学学生家长哲艳说。
“老师、家长的介绍和学生的体会充满了感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张旭讲出了委员们共同的感受。
目前,新疆4600余所中小学校与其他省市中小学校建立联盟校、共建校,近400万名中小学生与其他省市中小学生实现“手拉手”结对子、交朋友。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教育厅积极搭建“文教合作”平台,建立文化和旅游系统、文物系统与教育系统协同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各类艺术创作表演机构、公共文化场馆、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等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增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灵感悟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新疆将持续在深化工作机制上用力。强化领导工作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推动机制,完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推动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配套制度文件;强化工作督导评价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纳入对地(州、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体系。
委员们建议,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评价,推动各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有机融入中高考、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学科内容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作为区域、学校教育综合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对学校有关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学生活动等方面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加强和改进教学、考试评价、教师培训等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委员们认为,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形成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合力。
委员们还表示,要完善工作协同机制。积极发挥各地各校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工作者及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办好学校和社区家长学校,组织开展家长专题培训活动,形成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加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新闻网站、新媒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公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