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更好服务和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全国政协“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本报记者 刘彤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21日   第 01 版)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各地立足城乡特点,打造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10月20日,全国政协围绕“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聚焦主题,结合实际,直面问题,多角度阐述观点建议,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协商讨论。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缺不缺、够不够”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优质化、均等化”问题凸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与会人员希望通过各方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为制定有关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完善制度建设

提升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今年7月,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赴四川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与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同时委托山东省政协开展协同调研,请部分委员开展自主调研。会上,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欧阳坚介绍调研情况时表示,各地方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许多地方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更趋优化,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和便捷,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在调研中也看到,一些地方在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些公共场所和设施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场地设施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

欧阳坚详细阐述了调研组的建议。调研组认为,在城乡基层财政投建的一般公益性场所和设施方面,除了优先保证专项业务使用之外,都应向当地群众开放,实行共建、共用、共享,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城乡发展和建设的规划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对一些老旧、闲置的公共场所和设施,可按文化功能来改造升级,尽量减少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在发言中表示,公共文化空间是传承优秀文化、传播民族文化、展示地方文化的场所,文化性是它的基本属性。关于公共文化空间功能,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还不规范。她建议,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研究,完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配套政策,从责任主体、空间布局、活动内容、目标任务、运营保障等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功能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长期以来,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在群众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博物馆发展情况,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建议,要尽快修订《博物馆条例》或启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博物馆法》及配套法规体系的立法调研,加强法治保障。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服务标准,促进博物馆实现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的有机统一,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听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发言时,大家了解到诸多正在积极开展的具体举措,例如,开展城市体检、推进城市更新试点、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设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等规划标准,为各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指导。

提升品质

盘活现有历史文化资源

如今,各地结合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工作,因地制宜,推动一大批品质高、艺术氛围浓厚的“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遍布城乡基层,给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这类新出现的公共文化空间与传统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在建筑形态、功能布局、服务业态和管理机制上都有创新,因此被称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汇报工作情况时表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迅速,初步统计目前数量已经超过3.35万个,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重要抓手,它们与传统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共同构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体系。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萧烨璎介绍,上海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在贯通开放的“一江一河”、转型升级的工业园区、整体焕新的老旧社区、全面重塑的历史街区等城市更新空间,以及商圈楼宇、公园绿地、菜场弄堂等日常生活所在,嵌入艺术元素,融入文化服务,打造了一批家门口“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市民的“文化加油站”和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分享了大湾村的做法,例如,利用腾退祖宅建成农耕文化馆,将民俗博物馆嵌入民宿,建成农民大舞台、红色书屋,连续举办5届“村晚”等,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参与感显著提升。

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回应建议的同时,也介绍了近些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举措。例如,牵头办好农民丰收节、持续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这些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烈欢迎。

“要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建议,创新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应优先考虑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重点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创新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公共文化空间。要符合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适应新的文化和居住功能需要,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

即席发言环节,一些委员还从优化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基础设施布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界定、提升室外空间设施条件水平、利用高校师生资源更好服务公共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等角度提出具体建议。

激发社会力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服务效能的提升。一些委员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要与科技、旅游相融合,与文化事业、产业相融合,建立协同共进的文化发展格局。

“要用数字化战略赋能公共文化空间‘新表达’。”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文化资源数据化的资金投入,搭建统一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将公共文化数据采集、加工、挖掘与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为资源的数据转化共享提供支撑。同时,促进文化单位与科技企业合作,使数据成为资产,实现市场价值和收益回报。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建议,要处理好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的关系,完善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运营、管理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政策协调、强化政策执行、做好监督检查,还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让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结合四川当地的实践案例表示,人才首先要“引进来”,除常规招聘外,通过公益性岗位聘用、退休文艺爱好者动员、志愿者招募等方式,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人手紧张等问题,通过职称评定等多种方式让这些人才“用起来”“留下来”。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认为,国家级艺术院团应主动与地方加强合作,创建合作机制,创新内容模式、探索表达形式、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推进方式,用好当地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设施,创造渗透力强、互动性佳、可流动、可复制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2023-10-21 本报记者 刘彤 ——全国政协“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1254.html 1 更好服务和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51,25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