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天津市政协医卫体委调研提出

医联体打造社区特色专科提高基层医疗能力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25日   第 06 版)

医联体是分级诊疗的载体。天津市政协医卫体委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医院是否舍得放,老百姓是否愿意去,关键得看社区能否接得住”,社区诊疗水平更多体现着基层医疗机构治理能力问题。

为什么社区接不住?根据《天津市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天津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049万,基层诊疗量达3795.3万人次,占总诊疗量的37.8%。市政协委员、天津医大总医院医联体运营部部长张国静认为,社区医生多是“开药”,“诊疗”的病人不够多,没有临床诊疗经验和思维,久而久之临床诊疗能力下降。循环往复,社区医生没自信,不敢承接医联体上级医院下转的诊疗任务。同时,病人不信任,不放心把自己的健康交给社区医生来“守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生的“米”是全面准确的化验、检查,是科学诊断基础。调研组了解到,社区医生缺少这些数据辅助的原因主要是,社区受服务范围和经费限制,大多不开展全面化验,只开展血常规、生化、血糖、血脂等常规项目;社区医院病人量少,担心同批次试剂盒试剂使用不完造成浪费,以及质控增加额外费用,导致检验项目进一步减少。

张国静委员告诉记者,目前医保还存在“壁垒”影响社区医院诊疗,如下转住院病人在未办理出院的情况下,若急需到上级医院的门急诊做相应影像检查,医保“不允许”,限制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形成。同时,信息“梗阻”造成互联互通共享能力低导致“转诊难”;“信息闲置”体现在现有医疗和健康数据依然停留在就病治病,没能在大健康中释放出更大价值;基层医疗机构“力不从心”,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难以靠一己之力实现及时数据更新和信息维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调研组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治理能力建设,打通分级诊疗通路,为健康中国助力。

委员们提出,要重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系,提升薄弱区域诊疗水平。建议选择常见、慢性、高发疾病或者地方特色病作为基层特色专科病,让社区医生既“懂”全科,又“精”于一病,既能留住病人,又能为承接分级诊疗病人下转做好充足准备。要借助医联体上级医院(三级医院)做强基层特色专科,既要重“专”又要重“科”,评价体系除了诊疗量,还应侧重技术引进、学科管理、发展等指标,使社区专病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同时,要通过培训、到上级医院学习等方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管理架构,持续推进一体化建设。

如何调整社区检验检查结构十分重要,张国静委员调研提出,要因病因地保留社区基本化验,影像检查只保留技师操作。通过社会化或者与医联体三级医院资源共享,保质降费,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并“以奖代减”,即将因医联体合作节省的政府拨给社区的人员设备经费,以奖励的方式“留”给社区,确保基层机构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围绕目前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建议医保“支持倾斜”,对医联体上下转诊患者的结算路径和报销比例等进行研究,让数据多跑路、转诊无顾虑、患者少担心,提升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对患者的吸引力。

“要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建设,提前、充分部署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医疗发展基础。”委员们提出,推进全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康医疗数据统一标准化共享机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推广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支持大型龙头医院“建平台”,链上中小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用平台”,提升协同效率,形成以闭环管理为核心的医联体分级诊疗新模式。

2023-10-25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天津市政协医卫体委调研提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1460.html 1 医联体打造社区特色专科提高基层医疗能力 51,46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