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杭州亚残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来自浙江科技学院的学生黄锦宸依然难忘投身赛事志愿服务的那段日子。欢笑、泪水、感动,如层林尽染的秋日般丰富多彩,成为他生命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承办田径比赛的黄龙体育中心,是本届亚残运会诞生金牌数最多的场馆。短短7天时间,黄锦宸身为一名礼宾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岗位,只能远远听到赛场内加油的呐喊声。
每天伴着熹微的晨光从学校出发,经过大巴车上的短暂休整,8点准时到岗服务。“每半个小时轮换一次。”黄锦宸告诉记者,以规范的迎宾仪态进行人员引导分流和现场秩序维护,是他赛时每天的“必修课”。
从6月的测试赛到9月的亚运会,再到如今的亚残运会,这位20岁的小伙子对于各项规范早已熟稔于心,并且努力“在服务中做好每一件小事”,照顾到运动员的需求和特点。
“相较于亚运会期间在足球场地服务,亚残运会的岗位更有挑战性、责任更重,需要更加细致耐心,快速反应、高效应变。”黄锦宸对记者说,小细节彰显大文明,礼宾志愿者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更注重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中国青年的形象。”
非外语专业出身的他,在遇到外宾问路时,会通过动作、手势来判别情况,帮忙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每当看到乘坐轮椅的运动员寻求帮助,他会蹲下身子,以平视的角度倾听诉求;碰上视力障碍者,他总是站在能够给予他们安全感的位置……
每天晚上回到学校后,还要抓紧时间补习当天的课程,但黄锦宸和身边的志愿者小伙伴全都铆足了劲,自觉以“小我”之身担当“大我”之责,只因“发挥自己作为志愿者的能力帮助他人顺利解决问题时,那份感动难以言表……”
从开幕到闭幕,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在赛场内外穿梭忙碌,提供竞赛运行、注册制证、礼宾语言、媒体运行、后勤保障等13大类的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幕幕团结、友爱、互助的感人故事。
乘梦飞,再相约。挥别杭州亚残运会,那些温暖与关爱,早已超越胜负、直抵内心。正如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所言:“杭州不仅有令人惊叹的运动员村、一流的体育设施,还有众多乐于助人、友好亲切的志愿者,你们应当为自己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