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893年的老铁山灯塔,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南端,塔高14.2米、直径6米,灯塔南北方恰好是黄海和渤海天然分界线。每当夕阳隐去余晖,老铁山灯塔就会有节奏地闪烁,用一道道穿越百年的灯光,默默地守望着“渤海咽喉”。
1997年,老铁山灯塔被国际航标协会评定为世界著名历史文物灯塔,2013年入选国务院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老铁山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人们形容旅顺口区‘一山担双海,一港写春秋’,一山即老铁山,双海是黄海和渤海,一港指的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旅顺军港。”大连市政协常委关晓奕专门撰文介绍说,1840年鸦片战争后,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主持修建了天津大沽口、辽宁旅顺口和山东刘公岛三大海军基地。随着旅顺军港的建设,清政府出资在旅顺口老铁山岬、黄渤海的交汇处修建灯塔。由于当时清政府海关实际上由英、法等国操纵,1892年老铁山灯塔开工建造时,由法国设计师负责设计、英籍工程师组织建造和安装,主要材料和设备均属法国制造。灯塔造价5100英镑,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成白银3万余两。
1893年,老铁山灯塔第一次向外界发出耀眼的白光,射程25海里,成为亚洲照度最强、能见距离最远的灯塔之一。入夜,八面牛眼透镜光柱交叉旋转,远照海天,为南来北往的船只指引航向。
130年来,老铁山灯塔数易其“主”,被称为“经历最曲折的灯塔”——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占领旅顺,老铁山灯塔落入日本人手中。1895年4月,一纸《马关条约》签订,刚刚建成一年多的老铁山灯塔随之被日军占领。
因日本占领旅顺受到德、法、俄等国极力反对,中日两国签订《辽南条约》,1895年11月,老铁山灯塔交回清朝海关管理。
1898年,沙俄以不平等条约《旅大租地条约》,将旅顺口、大连地区和附近海域强行租借25年,老铁山灯塔又一次更换了主人。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军向日军投降,旅顺及老铁山灯塔再次落入日本人手中。
1945年,苏联红军进驻旅顺,旅顺解放,日本投降。8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中苏两国共同使用旅顺军港,老铁山灯塔由苏军管理。
1955年,苏军撤出旅顺,灯塔移交给中国海军旅顺基地管理。
1983年,老铁山灯塔被移交给交通运输部天津航道局大连航标区(现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航标处)管理。
关晓奕说,走过百年,老铁山灯塔内部还是曾经的模样,百年前的齿轮、百年前的灯笼、百年前的铜楼梯……整套设备都是百余年前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