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通信运营商颁发5G牌照,开启了中国5G元年。经过近5年的深耕细作,中国5G日新月异,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这期间,5G新基建势如破竹,基站部署数量接近320万,形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服务最具深度和温度的5G网络。同时,在“扬帆计划”“绽放杯”等牵引下,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带动10万亿元数量级经济总产出,强有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创新融合。
成绩耀眼,却不代表着当前5G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不存在问题与挑战。比如,“建得好”不等于“用得好”、公众用户对5G网络的感知不强、行业用户尚未邂逅基于5G的现象级应用等等。同时,中小企业、大规模工业制造等各类经济实体对5G网络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不同,导致部分应用场景中,5G性能不足或成本偏高的情况。笔者认为,做好5G的“加、减、乘、除”,倡导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的双轮驱动,是强化5G创新引领,开创数字经济新未来的关键所在。
做好“加法”,全面驱动能力演进。5G“加法”主要指基于5G进一步完善功能和增强性能的5G-Advanced网络(简称5G-A),其下行万兆、上行千兆、千亿连接、内生智能的网络特征,能够为数字产业3D化,云化,智联化,通信感知一体化,智能制造定制化等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近期在迪拜举行的第十四届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中,具有全球代表性的13家运营商共同发布了5G-A网络,国内在北京、上海、广东、杭州等地,5G-A网络启动了商用示范标杆建设,为5G做好“加法”,展开了新的演绎与演算,更为裸眼3D、万物智联、实时车联、泛在低空等应用场景的创新迭代注入了强有力的发展动能。
做好“减法”,着力推动降本增效。5G“减法”致力于降低5G终端或5G模组的使用成本,其核心是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与应用创新,其应用场景着重面向工业制造的数字化转型。工信部近日印发了《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为5G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明确了发展目标、规划了主要任务、制定了保障措施。做好5G轻量化产品研发与规模推广,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心剂,有效促进5G应用循序渐进实现从“建得好”到“用得好”的质变。
做好“乘法”,持续释放倍增效应。5G新基建具有约为1:6的投入产出比属性,据2023年中国5G发展大会的数据显示,5G商用以来,通信行业围绕5G累计投资近6000亿元,直接带动了约3.8万亿元经济产出,间接带动约9.4万亿元经济产出。为持续释放5G倍增效应的发展红利,政、产、学、研、用、融(金融)要进一步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彼此奔赴,共同建设运营5G产业生态,生态各方要通力协作,面向公众用户,重点发展5G消息、5G增强通话、5G网络加速等个人应用,重点加强5G适老化升级、5G可穿戴设备研发,从而有效增强大众对于5G的感知;面向行业用户,要围绕5G,聚焦智慧医疗、生态文旅、特色农业、智慧政务等重点场景,持续拓展5G应用空间,实现数字经济5G应用的民生普惠;同时,也要加强5G产业生态的国际合作,把握“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契机,重点补强跨境铁路沿线的5G网络建设,重点加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合作,让5G新基建的乘数效应日益凸显。
做好“除法”,纵深促进数据融合。5G“除法”的核心一定程度上可解释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黄金和石油,数字经济的本质是数据经济。5G新基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更高效传递数据资源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数据资源在5G新基建中的高安全共享与价值化交易,可有效突破地域限制,消除数据冗余,打通信息孤岛,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数字潜能。近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为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开启了时代进程。当前北京、上海等地数据交易机构已在高质量示范当中,预计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持续加强并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将为各类数字化应用的优化与升级提供可靠完备的样本空间。在不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同时,也要持续加强5G网络安全建设,通信央企要充分发挥安全产业链链长职责,补链、延链、强链,保障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为数字经济的繁荣、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长土壤。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